1月24日,河南如約發布了全省年度藥品網上交易情況。 2021年,河南全省3603家醫藥機構在平臺上交易的藥品總數15541個品種,總金額為590億元。在這之前一年,河南藥品交易數量為18129個,總金額為532億元。總金額增長10.9%,藥品數量卻大幅減少,顯示集采已對
1月24日,河南如約發布了全省年度藥品網上交易情況。
2021年,河南全省3603家醫藥機構在平臺上交易的藥品總數15541個品種,總金額為590億元。在這之前一年,河南藥品交易數量為18129個,總金額為532億元。總金額增長10.9%,藥品數量卻大幅減少,顯示集采已對大量仿制藥造成沖擊。
過去一年,河南省先后經歷了新冠疫情、洪澇災害等多重沖擊,整體經濟發展受到不小影響。根據國家統計局于1月中旬發布的數據,河南省2021年GDP增速為6.3%,在全國排名中也是落后的。
但河南作為醫藥大省,其藥品市場全貌依然能夠代表整個國內醫藥行業的走向。從河南的數據中,可以窺見中國醫藥行業未來的走勢和方向。
立普妥掉出前十,集采重洗效果明顯
集采對醫藥行業的沖擊是非常大的,這方面暉致感受頗深。
輝瑞過專利保護期的原研藥“立普妥”、“絡活喜”沒有進入國家集采。2020年半年報時,輝瑞還曾披露,兩款藥物的銷售額并未受影響,反而在中國賣得比以前更多了。集采當時似乎沒有對輝瑞構成沖擊。隨后,輝瑞將這些成熟品種拆分到了暉致公司繼續銷售。
直到2021年第三季度時,暉致都還相信自己的“立普妥”(通用名阿托伐他汀)能夠延續集采前的銷售神話。根據河南省醫藥采購平臺的數據,截至2021年9月,暉致的“立普妥”在河南省的銷售額位列所有藥品的前十名,總額達到2.09億元。
但是,集采快速推進的腳步沒有停下。
據河南本次公布的數據,全年銷售額排名第10位的是,為2.23億元,也就是說“立普妥”在河南過去一年的銷售額必然不到2.23億元。而2021年,阿托伐他汀的集采金額為4.17億元左右。集采品種已經大大超過原研藥。
受集采影響而失去市場的外資原研品種,不止暉致一家。2021年,另一款跌出河南銷售額前十名的是阿斯利康的布地奈德混懸液“普米克令舒”。
布地奈德是阿斯利康呼吸領域的大品種,用于治療支氣管哮喘,2018年時市場規模就已經突破50億元。據PDB樣本醫院數據,阿斯利康的“普米克令舒”占據的國內市場份額一度達到98%左右。
2021年6月第五批集采中,阿斯利康不敵再生元,遺憾失標。隨后阿斯利康呼吸業務條線大調整,布地奈德地位不再。2021年10月,第五批集采開始落地執行,集采迅速給這款藥品帶來的影響。
外資品種在集采后式微,另一面,國產藥快速崛起。
齊魯制藥的生物類似藥貝伐珠單抗“安可達”、恒瑞的PD-1卡瑞麗珠單抗“艾瑞卡”和悅康藥業的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成功躋身前十名,分別排在第5、第6和第8名。齊魯和恒瑞的產品都是在2019年才獲批上市的,短短兩年之內即占據了主流市場,兩家老牌藥企的銷售能力可見一斑。
2020年,羅氏研的貝伐珠單抗“安維汀”醫保續約成功,齊魯制藥啟動價格戰,在產品剛剛上市的情況下以不到“安維汀”80%的價格沖擊市場,首年銷售額便突破了18億元。
恒瑞的PD-1獲批時間晚于君實和信達,然而銷售鐵軍的名頭畢竟不是蓋的。2020年,恒瑞PD-1的銷售額達到50億元,位列PD-1市場之首,在河南市場上也表現相當亮眼。
得益于PD-1和造影劑產品碘克沙醇等產品的銷售給力,2021年恒瑞蟬聯河南省藥品市場的銷售冠軍之位,總訂貨金額達到17.13億元。
集采推動國產替代,銷售能力發揮決定性作用,這兩點在河南市場上表現非常明顯。
“保住優勢”的矛盾
集采之外,原研藥的優勢依然十分明顯。
羅氏的曲妥珠單抗“赫賽汀”、阿斯利康的奧西替尼“泰瑞沙”,以及輝瑞的頭孢哌酮/舒巴坦粉針“舒普深”位列河南全省去年銷售金額前三名。
2021年,“赫賽汀”在河南的銷售3.97億元,是單品銷售之王。這款藥物目前已經專利到期,2020年8月,復宏漢霖的生物類似藥“漢曲優”已經上市,正大天晴、齊魯制藥、華蘭生物、安科生物等10余家企業還在研發類似藥。
目前單抗類的生物類似藥還沒納入集采,“赫賽汀”在國內企業沖擊之下,依然保持了強勢的市場地位。
輝瑞的頭孢哌酮/舒巴坦粉針更加明顯,目前國內企業中,蘇州東瑞制藥這一品種的仿制藥已經通過一致性評價,后面還跟著齊魯、成都倍特、蘇州二葉制藥等待過評。但因為未開展全國集采,這些國內品種圍攻也沒把輝瑞拉下馬。
中藥也表現出這一特征。2021年河南銷售排名前十的品種中,步長制藥的腦心通膠囊是唯一列入的中藥,銷售額達2.4億元,排名第九。步長腦心通2020年銷售額約為45億元,湖北已開展的省際中藥集采中并未列入這一產品,但廣東即將開展的中成藥集采把腦心通列入其中。
阿斯利康的“泰瑞沙”則屬于另一種情況,作為三代EGFR-TKI藥物的代表,“泰瑞沙”2017年獲批進入中國,銷售情況一路看好,幾年內不會有仿制藥的競爭壓力,能坐享先發優勢。
國內企業正在積極開發三代EGFR藥物,豪森的阿美替尼“阿美樂”和艾力斯的伏美替尼“艾弗沙”窮追不舍,后面還有貝達藥業、圣和藥業虎視眈眈。不過這些品種短期來看不足以挑戰阿斯利康的地位。
河南披露的藥品銷售數據,顯示出在醫院渠道藥品種類更少,銷售更趨于集中。這是集采帶來的正向反饋,向各家藥企昭示:不進集采,今后真的沒機會。但另一方面,外資原研藥和恒瑞PD-1等銷售數據也顯示,創新藥物的市場空間依然巨大。
鼓勵創新、抑制仿制藥重復投資,這一指揮棒在河南市場上表現得十分明顯。
同時,河南各市的回款數據顯示,集采大規模開展后,“30天內回款”已經成為主流。河南全省僅有鞏義市30天內回款率不到50%,大部分城市這一指標都在80%以上。藥企省下的財務費用能進一步刺激藥價降低。
窺河南一斑,而知全豹。
#集采##河南#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