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付了2億的首付款 12月2日,恒瑞發布早間公告稱:此前公司擬入股的大連萬春布林醫藥有限公司在前一天收到了FDA的回復函。 FDA駁回了萬春藥業的創新藥物“普那布林”的上市申請。FDA認為這款藥的臨床研究數據不夠充分,并要求萬春藥業繼續開展相關臨床研究
恒瑞付了2億的首付款

12月2日,恒瑞發布早間公告稱:此前公司擬入股的大連萬春布林醫藥有限公司在前一天收到了FDA的回復函。
FDA駁回了萬春藥業的創新藥物“普那布林”的上市申請。FDA認為這款藥的臨床研究數據不夠充分,并要求萬春藥業繼續開展相關臨床研究,以獲得充分的審批證據。

圖源:恒瑞醫藥
受此影響,萬春藥業股價在12月1日暴跌60%,市值跌破2億美元。
這對恒瑞來說是個晴天霹靂。今年8月,恒瑞曾和萬春藥業達成合作協議,承諾出資1億元對萬春藥業進行股權投資,并獲得普那布林在大中華地區的聯合開發和獨家商業化權益。
這是恒瑞醫藥研發思維轉型的重要一步。此前絕少有License-in的恒瑞,也開始引進優勢品種,這在醫藥圈引發轟動。
按照協議,恒瑞引進普那布林的總成本為13億元,按研發和市場化的不同節點支付。此次恒瑞醫藥披露,首付款為2億元。
如今,FDA拒絕普那布林的上市申請,可能意味著恒瑞的前期付款會打水漂,進而影響到恒瑞對萬春藥業的投資計劃。
恒瑞方面表示:除了已經向萬春藥業支付的2億元首付款外,恒瑞并未開展任何關于這款藥品的臨床研究。而且,恒瑞入股萬春藥業一事,目前也還沒有繳款,雙方也未開展股權交割。這番說辭背后,似乎已有退意。
其實,能讓“一哥”看上的品種,當然不是等閑之輩。
普那布林由萬春藥業自主研發,是一款典型的“升白”藥,能夠用于防止化療對中性粒細胞造成的損傷。2020年6月,萬春藥業宣布,普那布林用于重度中性粒細胞減少癥(CIN)的臨床試驗達到主要研究終點,成為國內在CIN適應癥治療上的重大突破,一度被認定為國產原研藥的代表。
2020年9月,普那布林的CIN適應癥先后被中國CDE和美國FDA授予突破性療法認定;今年,普那布林的CIN適應癥的上市申請又接連在兩國獲得“優先審評”資格。
更重要的是,普那布林可以和恒瑞龐大的化療藥物體系完美結合。8月份,萬春藥業在與恒瑞簽署合作協議后表示,兩家公司正在合作探索普那布林與PD-1等創新產品線的潛在組合。
超乎市場預期的臨床效果加上一路綠燈的申報流程,業內普遍認為,作為恒瑞在今年從biotech手上引入的第二款藥品,普那布林將成為其布局創新藥賽道的關鍵一步。
健識局據公開資料整理
今年7月,恒瑞醫藥全球研發總裁張連山曾在一場電話會議上表示:過去,恒瑞不愿意做引進,是因為公司內部本身就有很多好的項目。但未來,恒瑞的思路將會“非常清晰”:任何比恒瑞做得快、做得好的項目,恒瑞都會愿意嘗試去合作,并將它推向市場。
就在張連山說完這句話后的三個月里,恒瑞先后達成三項合作協議,且挑選的大多為腫瘤領域的接近上市的品種。可以說,較之前幾年而言,恒瑞的“買買買”思路已經變得格外清晰,讓業內對“老大哥”的仿創轉型之路充滿期待。
在本次公告中,恒瑞表示,有關這款產品的后續研發計劃以及合作事項,兩家公司將在近期做出進一步的協商。萬春藥業方面也表示:公司近期會和FDA召開交流會,繼續推動這款藥的上市進展。
文 | 古月
運營 | 廿十三
每天兩篇深度稿件,解碼醫藥健康
#恒瑞醫藥##萬春藥業#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