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紛紛自證臨床有效的時候,集采送出致命一刀 “重點監控”及“中成藥集采”兩重壓力之下,中恒集團成為業界焦點。 11月15日,中恒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焦明辭去現有職務,不再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公司董事會提名莫宏勝為董事長。 前任董事長歐陽靜波
在企業紛紛自證臨床有效的時候,集采送出致命一刀

“重點監控”及“中成藥集采”兩重壓力之下,中恒集團成為業界焦點。
11月15日,中恒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焦明辭去現有職務,不再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公司董事會提名莫宏勝為董事長。
前任董事長歐陽靜波之后,短短兩年間中恒集團又一位掌門人離任。
健識局梳理發現,中恒集團的血栓通系列產品已從2014年巔峰時期年銷售28.80億元,降至2020年的約5.2億元。這一次,湖北牽頭18省市的中成藥集采中,血栓通系列產品又被納入其中。
各省市衛健委自2016年起陸續出臺重點監控目錄,將臨床用量大、安全性有待進一步驗證的中成藥納入后,一批中藥企業的銷量開始直線下滑。盡管中恒集團這幾年一直在積極開展血栓通的臨床研究,欲證明其真實有效性,但似乎對銷量沒有任何幫助。
在新一輪的醫改大潮中,留給中恒這樣中藥企業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兩位董事長接連離職,核心產品業績下滑
中恒集團梧州制藥曾經是梧州本地人的驕傲,不少本地人以進入梧州制藥為榮光的事情,號稱“一家企業一座城”。
2015年8月,中恒集團原董事長許淑清因涉嫌職務侵占、單位行賄等罪被立案偵查。最終這位曾經在廣西梧州呼風喚雨的企業家、中藥行業的女強人,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七年。

中恒集團原董事長許淑清
中恒集團是廣西投資集團持股27.73%的國企,一把手出事后,公司被迫臨陣換將,任命原廣東省醫藥保健品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陽靜波為新任董事長。歐陽靜波上任后,開始強調中藥注射劑質量,力推采購和種植的標準化,保證血栓通的臨床效果。
但這些“內功”沒法抵抗外來的大風浪。2015年1月,原國務院副秘書長、機關黨組成員畢井泉出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一年之后,福建、山東、安徽、河南開始出臺省級重點監控目錄,中恒集團的血栓通被多次點名,銷量出現下滑。
中藥注射劑十多年的好日子徹底改變。
歐陽靜波并非不努力,一則在網絡流傳甚廣的視頻采訪中,歐陽靜波自稱:中恒聯合天津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科學院開展了30886例的臨床研究,結果表明:血栓通的副反應率優于國際同類產品。但市場并不買賬。根據中恒集團財報顯示,血栓通系列產品從2014年28.80億元逐步下滑到2017年的17.8億元。
歐陽靜波使出渾身解數,也只是在2018年讓血栓通“回光返照”,銷售額達到30億元。各地都嚴控輔助用藥,個人力量和個別企業都無法阻止中藥注射液這個品類的銷售頹勢。
2019年6月,中恒集團收到歐陽靜波的辭職申請,控股股東廣西投資集團的總經理助理焦明出任新董事長。
“新官”并沒讓血栓通活得好一些。財報顯示,2019年血栓通銷量約為7.27億元,2020年下跌至5.21億元,集團整體營收也因此受影響。這個曾經讓中恒集團賺得本滿缽滿的品種,被重點監控、合理用藥等監管政策徹底趕下“神壇”。
一步步收緊,中藥前途難料
中恒新提名的董事長莫宏勝能否獲得信任?如何讓血栓通系列產品迎來“第二春”?這些都是不太好回答的難題。
中藥注射劑是中藥最初開始“現代化”的產物,彌補了傳統中藥口服或其他給藥方式見效慢的缺點,有一定的進步意義。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大批中藥注射液登陸市場,至今一直備受醫療機構,尤其是基層醫院的青睞。
但行業中都了解,中藥注射劑之所以能夠暢銷多年,與相關企業給出的“無法拒絕”的回扣密切相關。血栓通系列產品作為中藥注射劑的代表,其營銷模式曾被業界飽受詬病。
2017年,全國醫藥流通行業試點“兩票制”,意在擠掉藥品流通環節的多余水分。這一政策很快就反映在了中恒集團、步長制藥等一批中藥企業的財務報表上:以往層層加價做高成本的方式不再適用,企業只能把所有銷售費用都加在財報上。中恒集團2018年銷售費用為21.19億元,2019年更是高達23億元。
上交所曾就此向中恒發出問詢函,中恒集團回應稱:“產品銷售量增長,公司銷售團隊已經不能滿足推廣活動的需要。”但真實的原因,懂得都懂。
這一錘之后,緊接著就是重點監控目錄,加上國家藥監局責令修改中藥注射液說明書等政策,中藥注射液的安全性問題開始被輿論關注到。
根據《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6年》顯示,中成藥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占總報告數的16.9%,其中注射劑占53.8%。根據藥監部門相關負責人的說法,目前中藥注射劑自證有效才是其最首要的任務。
中恒、步長、天士力、以嶺等國內中藥龍頭企業均開始部署臨床試驗,中藥注射劑再評價也在國內陸續推開。但這些“自救行為”顯然沒有行業大浪沖擊來得快。
廣西梧州中恒集團血栓針藥生產現場(圖源:視覺中國)
今年9月,全國首個大規模中成藥集采啟動。由湖北省牽頭,聯合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福建、江西、河南、湖南、海南、重慶、四川等18省市展開76個品種的中成藥集采。其中包括了血塞通、血栓通、生脈等中藥注射液知名大品種。
業內普遍認為,隨著中成藥集采啟動,今后將有大批中成藥銷售出現萎縮,相關企業面臨轉型。未來,中藥企業的路應該怎么走,似乎早已注定。
文 | 小米
運營 | 廿十三
每天兩篇深度稿件,解碼醫藥健康
#中恒集團##中成藥集采##血栓通#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