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病患者、因病致貧的普通人,都被政策注意到 11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意見》,聚焦減輕重大疾病患者負擔,部署增強醫療保障制度托底功能。 圖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 《意見》提出,針對因病致貧
罕見病患者、因病致貧的普通人,都被政策注意到
11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意見》,聚焦減輕重大疾病患者負擔,部署增強醫療保障制度托底功能。
圖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
《意見》提出,針對因病致貧返貧,要強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綜合保障,確保困難群眾基本醫療有保障,不因罹患重特大疾病影響基本生活,同時避免過度保障。
國辦文件指出,要促進慈善救助、商保協同參與和銜接,這意味著幾種保障方式都將在政策支持下快速發展。
過去兩年,“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多次被提上議程,并在2021年1月全國醫療保障工作會議上被列為“十項重點工作”之一。
這次《意見》特別指出:大病救助既覆蓋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保邊緣家庭成員和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等低收入人口,也將因病致貧重病患者納入救助范圍。
2018年有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比例均在42%以上。《意見》的出臺,將普通家庭中的因病致貧重病患者也納入進來,保障范圍更大了。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還強調了“建立慈善參與激勵機制”,探索建立罕見病用藥保障機制,整合醫療保障、社會救助、慈善幫扶等資源,實施綜合保障。這對人數超過2000萬的國內罕見病群體來說無疑是好消息。
文|張鈴
運營|廿十三
每天兩篇深度稿件,解碼醫藥健康
#因病致貧##罕見病用藥保障機制#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