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衛健委、中醫藥管理局都非常重視中醫藥 國家衛健委正在規范“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模式。 11月8日,國家衛健委正式發布《國家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綜合醫院)設置標準》,要求各省提升中西醫結合醫療服務保障能力。 圖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
國家發改委、衛健委、中醫藥管理局都非常重視中醫藥
國家衛健委正在規范“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模式。
11月8日,國家衛健委正式發布《國家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綜合醫院)設置標準》,要求各省提升中西醫結合醫療服務保障能力。
圖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
《標準》明確,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只能在三甲醫院設置,而且其中西醫結合診療水平要全國領先,年均門診量要大于200 萬例。
此外,這些三甲醫院還需要開展院內制劑研制工作,其中院內中藥制劑要大于15 種,化學制劑要大于10 種。
在人才方面,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要求頗高:除了要擁有兩院院士、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岐黃學者四類人才中的至少三類以外,還需要有長江學者、杰青、萬人計劃等人才。
2009年以來,國家中醫藥局一共進行過三批“國醫大師”的評選,共選出90人。截至2021年4月,其中的36人已經離世。2018年12月,國家中醫藥局確定的“岐黃學者”共99人。
可見,要申請成為“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條件十分嚴格。根據規劃,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重點將是治未病、慢病管理,同時承擔國家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援救治任務。
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還必須具備疑難危重疾病的能力和經驗,診療病種須覆蓋疑難危重疾病清單80%以上。疑難危重疾病清單包括各類腫瘤、糖尿病、癲癇、卒中、不孕不育在內的143種疾病。
這一《標準》的出臺,標志著國家對中西醫結合模式的探索和推動正加快進行。
2021年2月9日,國家發改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就《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答記者問時明確,將共建一批中醫、含中西醫結合方向的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
中醫藥在公立醫療體系中的地位還將進一步加強。
文丨張鈴
運營丨廿十三
每天兩篇深度稿件,解碼醫藥健康
#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西醫結合#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