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代理商將面臨淘汰 國家醫保掛網平臺將很快實現統一。 10月22日,河北省醫保局藥品器械采購中心印發通知稱,自10月25日起啟用新系統,所有集采信息數據項國家醫保局招采管理子系統遷移。 各省都在和國家平臺進行對接。 除了河北這樣整省推進之外,更多省份
大批代理商將面臨淘汰

國家醫保掛網平臺將很快實現統一。
10月22日,河北省醫保局藥品器械采購中心印發通知稱,自10月25日起啟用新系統,所有集采信息數據項國家醫保局招采管理子系統遷移。
各省都在和國家平臺進行對接。
除了河北這樣整省推進之外,更多省份是以地市為單位接入國家總網。2020年11月14日,汕尾成為首個接入國家醫保平臺的城市。10月26日開始,山東威海、福建廈門、漳州、江蘇無錫紛紛宣布接入國家醫保信息平臺。
從市到省,各地都在開展統一的遷移數據。有分析人士指出,全國醫保信息平臺以及藥品耗材國采平臺的14個業務子系統將實現全國數據打通。
14個子系統包括了招標、采購、交易、結算、支付、評價等醫保掛網常用功能。一旦全國醫保和招采品種信息全部打通,將統一編碼、統一模式,統一監管,全國藥品招采可以聯動,異地醫保報銷等不再是難題。今后各省之間藥品價格再無水分空間,還更加趨于合理、透明。
這將對整個醫藥產業形成顛覆性變化。
2020年9月,國家醫保局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7133號建議的答復中明確指出:到2021年底,全國醫保信息平臺將初步建成。
今年底全平臺上線 招采各環節透明化
建設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是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
各省醫保未形成統一的信息業務編碼標準,標準不統一,數據不互認,各地之間的信息無法融合。因此開展異地報銷等工作時難度很大,藥品在不同省份存在價格差,主管部門難以監督。
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首先制定了統一的信息編碼,讓所有醫保信息共享數據池;之后借助社會力量,面向全國公開招標,搭建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網絡。
根據政府采購網的信息顯示,2019上半年,國家醫保局關于“醫療保險信息平臺建設工程業務軟件應用軟件”項目共招標三次,軟件開發總金額高達1694.15萬元。東軟、久遠銀海、創智和宇、易聯眾等軟件服務商中標。

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基礎平臺,將有利于破除“信息孤島”。恒瑞醫藥副總經理戴洪斌曾向健識局表示:過去編碼無法統一,企業在各省市藥品招標中要耗費很多精力應對編碼。
不過,醫保信息標準化的工作并非一蹴而就,各地醫保行政部門、醫保經辦機構、定點醫院、藥店、生產企業企業、技術支持公司……眾多參與者必須密切配合,才能形成統一大網。
今年1月,國務院例行吹風會上,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指出,集采常態化,對國家藥械招標平臺的建設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必須向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發展,避免企業在300個省市地區進行投標,可以大大改善營商環境。
健識局獲悉,國家醫保信息平臺主體目前順利完成,在全國27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上線應用,其中天津、安徽、海南、貴州、廣東等13個省已完成驗收檢查,還未提交國家驗收的省份將在今年11月底完成驗收。
顛覆產業鏈 大批代理商面臨淘汰
全國統一的藥械招采信息平臺若投入使用,將對藥品銷售、流通配送以及醫院采購均產生顛覆性的變化。
健識局在走訪時發現,多數人認為,全國統一的藥械招采平臺,在全國“一盤棋”之下,市場份額集中、降價幅度增大、高效監管會是必然趨勢。
“降價只是最表層的現象?!庇蟹治鋈耸肯蚪∽R局指出,平臺不僅會讓藥品價格下降,與醫院之間直接結算,還會消滅“二次議價”,改變醫院與藥企之間的關系。
今年6月,國家醫保局等八部委印發通知,明確要求醫療機構應按采購合同與企業及時結清貨款,結清時間不得超過交貨驗收合格后次月底。隨后,山東省率先實踐,從今年8月起,宣布啟動醫?;鹋c企業直接結算的程序。
公立醫院長期作為采購主體,在產品實際采購過程中屬強勢地位,第三方的代理商總是需要先墊付貨款,這也催生醫療機構“回款慢”的業界難題。今后這一現象有望得徹底扭轉。
但硬幣的另一面是,大批代理商將面臨淘汰。全國價格透明之后,代理商的利潤也會透明化,而且各省價格聯動,一地降價很快就能反映到國家平臺上,控銷會變得更難。在這這過程中,藥品配送的綜合實力就成為關鍵,國藥、上藥、華潤、九州通等優勢流通企業會得到更大的發展。
不過,全國統一醫保信息平臺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近期各地都有反映稱,醫保劃付金額從今年8月開始遲遲沒有到賬,民眾中甚至流傳“醫保沒錢了”的錯誤說法。這一現象預計將隨著系統升級完成而很快解決。
另外,融合了大數據功能全國統一平臺也將接受各地屢打不絕的“騙保”考驗。今年8月30日,山東菏澤正式上線運行國家醫保信息平臺。而今年10月,菏澤單縣還發生了駭人聽聞的“全村腦中風”騙保事件。今后類似事件能否杜絕,就要看全國平臺的能耐了。
文 | 雷公
運營 | 廿十三
每天兩篇深度稿件,解碼醫藥健康
#醫保局將建立全國統一信息平臺##大批代理商面臨淘汰#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