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醫療健康行業正在經歷由數據、計算能力和人工智能等智能技術驅動的轉型,而這些技術背后所蘊藏著的巨大機遇,讓諸多領域迎來了“東風”:生命科學就是一個關鍵領域。以阿斯利康為代表的制藥巨頭們,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大數據、電子數據采集等
當下,醫療健康行業正在經歷由數據、計算能力和人工智能等智能技術驅動的轉型,而這些技術背后所蘊藏著的巨大機遇,讓諸多領域迎來了“東風”:生命科學就是一個關鍵領域。以阿斯利康為代表的制藥巨頭們,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大數據、電子數據采集等技術和平臺,加速藥物研發的效率,縮短臨床試驗的進程,拉近與醫生、患者之間的關系,全面革新制藥業務的流程。
技術帶給醫藥行業無盡的發展潛力,也造就了醫藥行業的高速發展,而阿斯利康也正在耕耘創新的路上。那么,阿斯利康在以AI、大數據為代表的數字化創新上究竟做了哪些嘗試,又取得了什么樣的結果?在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我們可從阿斯利康的表現中窺見一二。
初心:探索AI無限可能性,最大限度滿足患者需求
這是阿斯利康第二次“牽手”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也是其首次以線下形式舉辦展覽和論壇。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在大會發表主題演講時講到,從全球到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貫穿阿斯利康從藥品研發、藥品生產,到疾病篩查和診斷、疾病治療和患者管理的全流程。

在早期研發階段,阿斯利康與BenevolentAI合作發現了首個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新型慢性腎臟病(CKD)治療靶點;在新藥開發階段,人工智能與化工自動化的結合,使得原本需要數月才能研制完成的先導分子現只需數周即可完成,且無需人工干預;在臨床研發階段,人工智能可用于加快患者識別和分類,也幫助提高臨床試驗用藥需求預測效率,降低了向全球1萬9000多個與阿斯利康合作的實驗中心供應藥物的成本,避免造成浪費;在研發后期,通過“真實世界證據數據計劃”來拓寬對患者的洞察,依靠機器學習方法,更加準確、高效地匯總患者治療效果。
王磊指出,隨著經濟的發展,醫療水平的提高,中國患者的健康需求已經發生了轉變,由“治好病”延伸到了全病程的管理。而阿斯利康順著患者疾病流程研究患者需求時發現,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5G等技術的進步,患者需求被劃分為了三部分:院前的健康預防、疾病篩查,院中的精準診斷和個性化治療,以及院外的慢病康復與管理。
在中國醫療資源不平衡的情況下,如何通過大規模的技術手段,在滿足患者醫療需求的同時,提高患者就醫體驗和醫療工作者的效率?人工智能技術在其中或大有作為。
上海作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高地,也是阿斯利康探索醫療人工智能領域創新的重要基地。為了更加全方位地賦能合作伙伴,加速AI項目轉化,阿斯利康借力上海產業優勢,在“醫無界,AI致遠”智慧醫療創新論壇上,宣布了多項重磅消息:
其一,將醫療人工智能創新中心AI iLab落地上海靜安。據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數字化與商業創新負責人徐晶介紹,AI iLab將圍繞患者需求,聚焦人工智能技術,聯合政、產、學、研、醫、投各方合作力量,通過專家共研和產業共創,為合作伙伴提供更豐富的臨床應用場景、醫學與科研支持、專家指導以及全渠道商業化覆蓋,使入駐合作伙伴能夠共享阿斯利康的生態圈資源,建立共贏的商業合作模式。
其二,聯手齊濟投資,共建臨港AI創新中心,打造AI診斷/病理實驗室。阿斯利康作為具有深刻疾病洞察的藥企,可以圍繞患者需求,促進人工智能醫療應用場景的研究,加速“AI+醫療”產品的應用推廣,而齊濟投資能夠發揮資本力量,為初創企業提供一站式的產品開發和資金支持服務。雙方希望未來能夠通過臨港AI創新中心的建設,幫助上海打造國際化的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高地。
此外,今年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iCampus)也將在上海靜安正式開業,將專注人工智能領域的初創企業,為其入園的初創企業提供從政策指導、商業運作、產業基金、產品合作等全方位的孵化支持,賦能人工智能領域企業的加速成長和產品孵化,進一步擴大阿斯利康的創新醫療生態圈。

協同:不斷擴大“朋友圈”,打造多疾病全流程管理解決方案
在大會上,阿斯利康宣布其在疾病領域的探索再下一城:阿斯利康與深睿醫療就肺結節低劑量螺旋CT人工智能輔助判讀軟件的共同開發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攜手開發前沿“AI+醫療”應用,以促進肺結節的精準管理,幫助提高患者獲益。

在會后的采訪中,徐晶提到,阿斯利康以藥物可及性和惠及患者為業務出發點,希望與各個垂直領域的合作伙伴合作,把疾病診療的各個環節從孤島連接成大陸,為患者打造端到端的全病程解決方案,滿足患者在每一個診療環節中的需求。基于自身理念與資源的引力,阿斯利康已經有了諸多同行者。
在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阿斯利康還專設了180平方米交互體驗式展臺,來展示其與各領域數十家合作伙伴深入疾病診療全流程所開發的全新“AI+醫療”應用成果。
在十大“AI+醫療”應用場景中,今年阿斯利康攜手合作伙伴重點展示了社區醫院智能語音電話隨訪、PD-L1免疫組化輔助判讀、三高共管數字療法、前列腺癌核磁共振影像輔助診斷和人工智能助力臨床受試者篩選。

基層醫療也是阿斯利康目前“扎根”的市場之一。阿斯利康也正在不斷探索人工智能如何賦能基層醫療實踐和慢病管理等。
由阿斯利康攜手合作伙伴支持的移動篩查車項目利用人工智能自動分割功能,協助篩查和分析肺部CT圖像,幫助影像醫生提高判讀效率。到2021年底,這一項目有望惠及更多基層群眾;阿斯利康還與科大訊飛合作開展了社區醫院智能電話隨訪項目。醫院工作人員只需明確隨訪內容和目標患者,使用聊天機器人進行隨訪,可實現80%的隨訪響應率,據了解,該試點項目已在蘇州等地的多家社區醫院進行試點,未來還將在全國多個城市進行推廣。
阿斯利康與迪英加科技的合作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2020年,雙方通過研發的智能輔助非小細胞肺癌PD-L1判讀“免疫組化數字病理圖像處理軟件”獲得了II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據阿斯利康的合作伙伴迪英加醫學部項目負責人介紹,該軟件可輔助病理醫生找到腫瘤細胞并且用計數代替估算,降低主觀性,提升準確性,目前系統準確率可超過90%。雙方接下來還將開展乳腺癌HER2病理輔助判讀等更多AI病理解決方案的開發。
作為阿斯利康的一站式創新賦能平臺,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也攜園區合作伙伴的人工智能相關創新成果來到了此次大會:錦瑟醫療、心韻恒安、心安醫療、深至科技和正岸健康分別展示了MR混合現實臨床解決方案、醫療級家用十二導聯心電記錄儀、Tricog大數據心電診斷、掌上超聲智能篩查系統和慢性失眠數字療法等。據項目負責人介紹,這些成果目前進展階段各不相同,有已投入市場的產品,如十二導聯心電記錄儀,也有已開始和醫院科室合作的MR混合顯示臨床解決方案,慢性失眠數字療法也已與醫院開展了臨床研究。

暢想:共建創新合作平臺,賦能醫療產業發展
2017年,阿斯利康攜手合作伙伴共建中國健康物聯網創新中心,旨在為患者提供覆蓋多個疾病領域的全病程管理解決方案。2019年,阿斯利康宣布與無錫合作共建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為覆蓋制藥、診斷、器械、數字化等生命科學全領域的海內外創新企業提供一站式創新賦能平臺;同年,阿斯利康宣布在上海設立全球研發中國中心,并與中金資本聯合設立了10億美元全球醫療產業基金;2020年,阿斯利康與高瓴達成戰略合作,支持互聯網醫院項目發展;2021年,阿斯利康在北京落地基層智慧醫療創新中心,在上海靜安落地醫療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和AI iLab和上海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今年年內,阿斯利康還將在杭州、成都和廣州相繼落地創新中心和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完成區域創新生態圈的布局。這一切都在說明,阿斯利康正在逐步轉型成為一家以患者為中心的全方位創新平臺型公司。
從傳統藥企轉型為平臺型企業,阿斯利康的數字化創新是和制藥行業的數字化創新是高度契合的。無論是資本在“AI+藥物發現”的熱情表現、正處風口的藥企數字化轉型,還是迫在眉睫的“專利懸崖”、監管力度加大帶來的商業模式復雜化,所有現象都表明:制藥行業正在迎來轉型的“浪潮”。
而在這一背景下,打造一個能夠整合產業鏈上中下游資源的合作平臺是更有戰略思考的布局。相信阿斯利康能夠盤活以創新中心、創新園區和產業基金為一體的創新生態圈,打造擁有地方政府、專家學者、頭部醫療器械企業、創新企業、頂級投資機構、科研轉化平臺等強勢資源疊加的創新合作平臺,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資源和服務,為企業在資源的深度和廣度上賦予競爭優勢,進而促進產業生態的深度融合和裂變。
總的來看,醫藥行業這片沃土,承載著政府、行業和社會的多重期待,可能在未來幾年面臨更多未知的變化,同時也有望結出更多碩果。而阿斯利康接下來又會在醫藥行業掀起怎樣的動作,值得我們期待。
本文來源:動脈網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