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春 一波三折的收購案終于繼續推進 1 華潤收購博雅生物 昨日(7月6日),華潤醫藥發布有關建議收購博雅生物制藥集團控股權進展更新的公告。 通知顯示,華潤醫藥已收到國務院國資委發出的批復函件,國資委原則同意華潤醫藥通過受讓高特
▍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春
一波三折的收購案終于繼續推進
1
華潤收購博雅生物
昨日(7月6日),華潤醫藥發布有關建議收購博雅生物制藥集團控股權進展更新的公告。

通知顯示,華潤醫藥已收到國務院國資委發出的批復函件,國資委原則同意華潤醫藥通過受讓高特佳所持博雅生物69,331,978股非限售流通股股份、表決權委托,以及擬認購目標公司的股份等方式取得博雅生物控制權的整體方案。
至此,這一緣起于去年9月份,期間因各種原因而停滯的收購案得以再次向前推進。
2020年9月,博雅生物控股股東高特佳和華潤醫藥控股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如果轉讓順利進行,華潤醫藥控股將以30%的持股(40.97%的表決權)取得博雅生物的控制權。
但事情在今年年初出現了波瀾。高特佳所持有的博雅生物股份被凍結,在其合計持有博雅生物的股份中占比超八成,因此博雅生物向深交所申請中止對向華潤醫藥控股發行A股股票的審核。
這一變動和高特佳收購丹霞生物不順有關,此外公司還產生了控制權的變動風波,控制權落定后,這起與華潤醫藥的交易繼續推進。
5月7日,華潤醫藥控股與高特佳集團簽署了《投資框架協議的補充協議》及《股份轉讓協議的補充協議》,高特佳將以33.33 元/股的價格向華潤醫藥轉讓其所持有的博雅生物69,331,978 股股份,總價款為 2,310,834,826.74 元。同時,華潤醫藥還將通過接受高特佳的表決權委托,以及擬認購博雅生物股份等方式取得博雅生物控制權。
此次這一收購案經國資委審批通過后,接下來還需要經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合規性確認和申請辦理股份過戶登記等程序,華潤醫藥才能正式控股博雅生物。
2
布局血制品行業
雖然過程一波三折,但是華潤醫藥收購博雅生物的決心堅定,這與博雅生物自身獨特的行業地位分不開。
公開資料顯示,博雅生物主要從事血液制品的開發、生產及銷售業務,且行業地位較高,曾與華蘭生物、上海萊士、天壇生物并稱為中國血液制品四大巨頭。
眾所周知,血制品領域的行業壁壘很高,一方面是因為行業特性,血漿資源有限且相關技術難度高,另一方面是這一行業受到國家的管控。2001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1—2005年)》,申明從2001年起,不再批準新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
但血制品行業未來的發展潛力很高,根據智研咨詢的數據,中國血液制品行業的市場規模從2016年至2019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1.53%,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年中國血液制品市場規模有望超過800億元。
作為國內醫藥巨頭,華潤醫藥業務范疇覆蓋醫藥及保健產品的生產、分銷及零售,同時擁有強大的物流優勢,在對物流冷鏈要求較高的血制品行業有天然的發展優勢。而實際上,這并不是華潤第一次試圖涉及相關業務。早在2018年6月,華潤醫藥就與全球最大的血液制品生產商杰特貝林洽談過戰略合作。而截至目前,血制品還是華潤醫藥的空白業務板塊,相信對博雅生物的收購將快速彌補這一空白。
依據此前發布的公告,華潤醫藥控股博雅生物后,將繼續推進博雅生物對丹霞生物的收購,若收購完成,博雅生物的產能將大大提高,進入血制品行業的“千噸俱樂部”。一切順利的話,血制品有望成為華潤醫藥非常重要的一個業務板塊。
3
新的業績支撐
華潤醫藥的核心業務主要是醫藥制造與醫藥流通,而近年來隨著醫改的深入,其這兩方面的業績都有所下滑。
首先是制藥板塊,華潤醫藥的產品包含以仿制藥為主的化學藥、中成藥、非處方藥和保健品,但仿制藥的利潤在帶量采購的壓縮下正在不斷縮減。公司最新年報顯示,2020年,華潤醫藥的制藥業務實現分部收益港幣322.068億元,較2019年下降4.7%,按照人民幣口徑同比下降3.5%。日后,隨著帶量采購規模的擴大,中成藥也將被納入集采,可以預見華潤的制藥業務將受到進一步的影響。
除制藥板塊,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華潤的醫藥流通業務也有跟不上節奏的趨勢。這一領域中,國藥控股的行業老大地位難以撼動,而華潤一直和上藥在二三名之間膠著。但去年上海醫藥在該塊業務上營收1630.76億元,華潤醫藥營收約1545億元,二者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漸變大。
對于血液制品的涉足,或將成為華潤開拓新的業務支撐的嘗試,且通過收購擴大規模對華潤來說也并不奇怪。
早在2016年上市時,華潤醫藥就宣布將把上市集資凈額13億港元中的45%用于中國醫藥領域的戰略收購,并在此后的幾年內接連完成了對東阿阿膠、華潤三九、華潤雙鶴和北京醫藥集團的并購重組。
隨著醫改的深入,小型制藥企業正在被逐漸淘汰,而大型藥企則乘機通過收購來補足自身業務板塊的不足。例如今年5月,上海醫藥就發布公告稱,以7.51億收購上藥生物醫藥100%的股權。
不過,單純的收購并不是結束,能不能緩解公司的困局還要看收購后的資源整合程度。總而言之,收購博雅生物對華潤醫藥的業務影響還有待觀察。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