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北京醫鳴技術有限公司高速發展的一年,在這一年公司不僅實現了持續盈利還吸引了一批業內翹楚加盟。 此次加入醫鳴技術的鄧小紅女士曾就任輝瑞中國副總裁,歷任心血管神經領域總經理,領導2000余人的銷售團隊,創造了超越10億美金/年的行業神話!加入醫
2020年是北京醫鳴技術有限公司高速發展的一年,在這一年公司不僅實現了持續盈利還吸引了一批業內翹楚加盟。
此次加入醫鳴技術的鄧小紅女士曾就任輝瑞中國副總裁,歷任心血管神經領域總經理,領導2000余人的銷售團隊,創造了超越10億美金/年的行業神話!加入醫鳴前,鄧小紅從2017年擔任輝瑞中國市場部客戶戰略與洞察負責人,建立了行業內第一支創新的數字化團隊,對醫療生態圈數字化轉型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鄧小紅女士加入醫鳴后擔任首席執行官一職,負責公司整體戰略及運營。
一同加入北京醫鳴技術有限公司的,還有兩位臨床醫生出身且在醫療領域深耕二十余年的行業專家。張斌女士曾擔任輝瑞中國高級戰略與執行經理,策劃和主導了輝瑞神經精神領域互聯網醫院的創新項目,對互聯網醫院的建設和運營有獨到見解。姜華女士是輝瑞中國多渠道營銷的創建團隊成員之一,精通數字化營銷。
加入醫鳴技術后的鄧小紅非常忙碌,但她也很享受這種忙碌感,“醫療數智化是一個正在崛起的行業方向。它的魅力,值得我用大量的時間去學習、探索。”談到為什么選擇北京醫鳴技術有限公司,鄧小紅說:“自2013年成立以來,醫鳴技術已經積淀了相當穩固的技術和業務基礎,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進階,并且在醫療數智化轉型方面有很多備受客戶認可的創新實踐!我會基于多年的企業管理經驗,助力公司從1到N的快速成長!”
大數據的治理及洞察技術是醫療數智化轉型的基石
鄧小紅分析,由于目前的醫療機構普遍存在三大痛點:高成本、低效率的醫療體系,質量欠佳的醫療服務,以及看病難且貴的就醫現狀。伴隨著“三位一體”智慧醫院頂層設計的完善,要想提高醫院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為醫生、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醫院的數智化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
大數據的治理及洞察技術是驅動醫療數智化發展的決定性要素。因此,要想擺脫醫院發展困境,就必須對院內海量數據進行治理,并且具備對醫療場景的敏銳洞察力,才能讓數據“活”起來。 醫鳴技術便是通過“醫鳴大腦”及AI技術,盤活院內大數據資產,賦能醫院,實現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推動醫療數智化轉型。
院內全場景覆蓋,“雙大腦”驅動醫療數智化升級
需要強調的是,醫療數智化的轉型涉及醫院業務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的數據“量”不言而喻。
治理醫院內部龐大的數據必須有一個具備先進算法及算力的技術架構。醫鳴技術推出的“醫鳴大腦”由醫鳴左腦(數據中臺)和醫鳴右腦(業務中臺)構成。
醫鳴左腦包含了多項技術專利,擁有一整套數據治理體系,支持智能化、高速準確的數據采集、結構化、標準化等數據治理;醫鳴右腦則基于對醫學、醫療和醫藥領域的深刻洞察,應用專業的知識圖譜和醫學邏輯構建專病算法,進行功能配置,封裝場景化應用的低代碼產品。醫鳴大腦的高效運行,支撐著醫鳴技術的以客戶需求為核心的高效業務模型的生產和更新迭代。
實現業務正向現金流,人才引進是戰略重點
鄧小紅透露,近幾年,醫鳴技術發展勢頭強勁,早在2019年第二季度便實現了業務正向現金流,2021年第一季度訂單數已經達到2020年全年的94%,營業額同比增長400%。
而交出這一優異“答卷”的背后,與醫鳴技術團隊的特質密切相關。
朝氣、創新是醫鳴技術團隊的顯著特點。據了解,醫鳴技術核心團隊都有多年外企工作經歷,能夠以全球的視角來看待國內行業、市場的變革,在業務理解上也有獨到優勢,此外還吸納了國內頂尖的AI研發和大數據團隊、醫療專家和醫藥領域資深專業人士。作為一家年輕的創業公司,鑒于業務進展和產品線的拓展,北京醫鳴技術有限公司始終把人才引進作為發展戰略重點。
北京醫鳴技術有限公司的愿景是,作為醫療數據治理和洞察專家,以大數據和AI技術賦能醫院,實現“讓好醫生幫助更多患者,讓更多醫生成為好醫生”。
本文來源:動脈網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