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中國房顫日,來自全國各地的近30位心律失常專家云集四川成都,在剛剛啟用的美敦力創新中心(成都),開始“冷凍球囊消融療法治療房顫”的基礎理論和操作學習。 冷凍球囊房顫消融是一種國際領先的房顫消融創新療法,它具有高效、安全、無痛的優勢,同
6月6日,中國房顫日,來自全國各地的近30位心律失常專家云集四川成都,在剛剛啟用的美敦力創新中心(成都),開始“冷凍球囊消融療法治療房顫”的基礎理論和操作學習。
冷凍球囊房顫消融是一種國際領先的房顫消融創新療法,它具有高效、安全、無痛的優勢,同時手術時間短、成功率更穩定,能幫助房顫患者恢復健康心跳,遠離卒中。
這也是美敦力成都創新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后的首場國內專家培訓。該中心是一個集展示與培訓于一體的多學科臨床培訓和交流平臺,位于成都市高新南區新川創新科技園,2017年10月奠基開建,今年6月2日開業。

該中心是美敦力繼上海創新中心之后,在中國投資設立的第二家創新中心(自此,中國成為美敦力在全球范圍內唯一擁有雙創新中心的市場)。
美敦力成都創新中心建筑總面積約8800平方米,內設高度仿真的培訓環境,包括超過450平米的外科手術室、3間DSA導管室、家庭及社區透析培訓室和神經科學培訓室等,可幫助醫療專業人士在全真手術環境下提升臨床專業技能。
“導管室設施先進完備、高度還原真實臨床手術場景,與以往的醫學培訓很不一樣。”在這里開展的首場培訓就讓學員印象深刻。
據了解,該中心獨立開發的硅膠心臟模型、房間隔穿刺模型、導管準備練習工具等設備,能很好地模擬臨床手術操作,規范操作流程、提升手術技巧。
在外科手術室,配置了十個真實手術臺,可以進行動物實驗。培訓開展時,十個手術臺一起工作,教師臺的影像投到大屏幕上,學員可以一邊觀看老師的演示,一邊進行實驗操作。

在穹頂式設計的外科手術室上方,還有一間寬敞的觀摩廳,透過落地玻璃,一線排開的十個手術臺盡收眼底。而手術細節,也可以在觀摩廳的大屏幕上同步呈現。
據介紹,美敦力成都創新中心的臨床培訓覆蓋微創外科、心臟及血管、腎健康、脊柱、骨科、神經外科等領域,隨著本土臨床需求的發掘和醫療科技的發展,涉及領域將持續拓展。
美敦力全球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顧宇韶表示,該中心投入使用后,將為更多中西部醫療專業人士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助力。“預計未來5年內,這里每年將培訓約7000名醫療專業人士。”
“成都,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對全球醫療科技巨頭美敦力來說也是如此。從2014年至今,美敦力已有三個大型項目落地成都,總投資上億美元。另兩個分別是2014年投資的便攜式血液透析系統生產基地項目,和2016年投資的下一代探頭增強型胰島素泵系統生產項目。
“美敦力一直在做本土化,它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顧宇韶說,“選擇四川和成都,就是選擇了醫療創新的未來。我們也受益于這里完善的行業基礎設施,全面的產業布局以及充沛的人才儲備。在成都的一系列戰略舉措,使得美敦力在中國中西部的價值鏈進一步完善。”
助力中西部醫療水平提升
常住人口已超過2000萬的成都,是中國中西部最具活力的特大中心城市之一。作為國家級生物醫藥研發創新產業基地、國家首批藥品出口基地、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及醫療器械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孵化基地,成都在中國中西部地區醫療行業的樞紐地位明顯。相關企業要開拓中西部市場,這里是極佳的戰略支點。
美敦力在中國的第二家創新中心落戶成都,無疑也是看中了成都的區域優勢,能夠產生更多的輻射效應。
如何立足成都,更好地服務中西部?
“我們在上海的創新中心,開展比較多的是針對特定創新療法的培訓,將來在成都,我們希望推動更多急需療法的普及,尤其針對中西部人群,有針對性地選擇臨床急需療法,滿足當地的臨床需求,繼而達到高端復雜手術和基本手術的雙重覆蓋,服務于更多的患者。”美敦力副總裁、中國骨科與神外業務總經理于婧告訴八點健聞。
“從骨科來講,這個中心會更有實際意義。”于婧介紹,隨著這幾年大眾的醫療需求不斷增加,有非常多大醫院的整體能力在不斷提升,能夠處理一些復雜的病例,包括脊柱腫瘤和脊柱側彎等復雜的、高精尖的療法和術式,“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基層針對骨科的需求也非常大,偏遠地區青少年骨科疾病患者有非常多的需求,他們都要前往大醫院就醫,醫療資源非常擁擠。因此我們希望把更多的基本術式和療法向基層推廣,以覆蓋盡可能多的病患群體,尤其是那些簡單的、恢復期較短的微創手術。”
于婧透露,在骨科領域,成都創新中心將會配備全套頂尖的智能生態手術室解決方案,包含美敦力O臂術中影像系統,S8導航系統以及Mazor X脊柱智能導航機器人。
除了幫助中國中西部地區的醫生熟練使用領先的技術,依托于成都的未來布局和區域輻射效應,美敦力還希望覆蓋更廣闊的西部地區。“包括輻射到其他一帶一路國家,讓大家都能在成都創新中心開展培訓交流。”于婧說。
助推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顧宇韶表示,美敦力成都創新中心未來也將為中西部地區廣大基層醫護人員提供培訓,以順應中國醫改構建分級診療體系的長期趨勢,助推先進療法下沉基層。
該中心配備了各種不同的配套設施,來提供多種手術方案。醫生可以根據自己所在醫院的條件,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

“針對高端醫院人滿為患的情況,我們希望能夠幫助醫院解決效率的問題,就是縮短手術時間,加快患者恢復的速度,提高病床周轉率;針對基層醫院,更多的是解決能力問題,創新技術能夠加快醫生的學習曲線,幫助基層醫生更好地掌握創新術式和療法。”于婧介紹。
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是各大藥企和醫療器械企業都在發力的方向。
顧宇韶透露,美敦力針對不同層級的市場,會有不同的團隊去推動。“過去,超大城市的領先醫院,可能做的是比較復雜的手術,二級市場則可能是在持續推廣過程中。術式需要一層一層、一級一級地去推廣,我們希望成都創新中心的建立,可以加快這個進程,縮短創新術式在不同地區普及的時間差,讓更多的基層醫生更快速地學習這些先進的術式,盡快運用到臨床中去。”
是培訓平臺,也是產學研交流的平臺
顧宇韶介紹,美敦力成都創新中心主要有三大功能:醫療培訓平臺、行業交流平臺、產學研交流平臺。
“除了日常的培訓,我們希望這是一個盡可能開放的交流平臺,臨床醫生、行業合作伙伴、包括我們自己,都可以充分進行學術交流和行業交流。”
醫療科技的創新依賴于臨床經驗的反饋。“尤其是器械企業,特別需要跟臨床醫生緊密合作。”顧宇韶說,“我們提供創新的器械和術式,醫生學會以后用于臨床,而在使用過程中的經驗反饋,又可以幫助我們進行產品的更新和下一代產品的設計。”
“舉個例子,中國醫生就對治療動脈瘤的術式提出了自己的反饋,”美敦力創新中心(成都)負責人劉沙博士介紹,中國的患者動脈瘤在比較小的時候就會破裂,從而誘發心血管事件。美敦力從國外直接引入的彈簧圈,運用在臨床當中就會顯得過大。“所以我們上海研發中心專門為中國醫生研發了小號的彈簧圈,上市后,不光受到中國醫生的歡迎,國外醫生也特別喜歡。這就能說明產學研結合的重要性。”
美敦力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剛剛啟動的卓越創新項目,就將依托美敦力成都創新中心和華西醫院的一線洞察,賦能臨床科研成果轉化與準入。
據悉,該創新項目將從三個方面展開:一是培植高價值的一線臨床專利項目,引入先進的行業標準和技術支持,推動“醫產學研用”緊密結合;二是與國外頂尖醫療機構進行臨床交流、設立臨床研究基金等,全面塑造科研優勢、完善醫院人才儲備體系;三是加速大數據和信息化建設、慢病患者管理示范中心建設,依托5G、大數據等科學技術手段,提升醫療高質量服務。
美敦力的“成都故事”開啟新篇
在成都創新中心的開業儀式上,美敦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杰夫·馬薩(Geoff Martha)表示,這是美敦力在中國本土化歷程中取得的又一里程碑。
從該中心的規劃選址、建筑設計,到運營投入,都足見美敦力對它的期待。
美敦力成都創新中心坐落在與天府大道平行的成仁快速路西側,距離市中心的華西醫院只有大約半小時車程——這無疑為將來與華西醫院開展緊密合作提供了地利之便。該中心的首場培訓,導師就是來自華西醫院。
中心所在的新川創新科技園,同時也是天府新區建設的旗艦性項目。據官方披露,目前,已有多個醫療創新項目簽約落戶于此——未來正可與美敦力形成協同效應。
據了解,成都市已將醫藥健康產業定位為五大支柱產業之一,并出臺了相關政策,未來致力于打造全球知名的生物醫藥創新創造中心。而在四川省的層面,醫療裝備產業也已納入全省“十四五”發展規劃中的重點領域,加快推進。
本地產業規劃與美敦力的中國本土化戰略兩相契合,美敦力成都創新中心應運而生。“從地理位置、人才儲備、醫療資源等多角度考慮,成都擁有華西醫院,本身也是一個超大型的省會城市,還有完整的產業供應鏈,同時還有四川省成都市各級政府的支持和關注,這一系列的評估讓我們最后選擇與成都進行深度合作。”顧宇韶回顧。
在建筑設計上,該中心也頗具匠心。顧宇韶揭開其中奧妙:除了融入青磚翠竹的四川元素,還使用了大量線條來表達醫療和醫療科技的嚴謹,用木質材料傳遞醫療服務的溫度。“從三樓往下俯瞰,可以看到這座建筑的‘心臟’以及螺旋狀的樓梯,他們的靈感來自于心臟和DNA的結構。”

美敦力大中華區財務、供應鏈管理及業務發展副總裁Rob Sandfelder透露,成都創新中心的建設和運營,投入非常巨大。“我們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希望能夠應用全世界最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設備,把它打造成一個最新銳的培訓中心。我們配備的各類光學和影像設備,有些甚至在中國是第一臺。”
“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展示平臺,能夠讓政府和合作伙伴看到我們投資中國、為中國醫療系統作出貢獻的決心和承諾。”Rob Sandfelder說。
美敦力在中國經過30年的發展,到今天價值鏈已經趨于完整:上海是區域總部,也是研發、生產、培訓和創新中心基地,常州有生產基地,現在成都也具備生產基地加創新中心。展望未來,顧宇韶表示,今后,美敦力希望能加強創新賦能、孵化,推動整個局部生態鏈的形成。“過去幾年,我們也建立了美敦力中國基金和美敦力創新加速器,希望我們在自有產業鏈形成的過程中,能夠直接把內部的價值鏈和外部生態鏈打通,真正融入到本地生態鏈中,然后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本文來源:八點健聞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