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newborn 投稿郵箱:yiyao@yidu.sinanet.com ◆??◆??◆ 制藥行業進入新的十年,全球制藥巨頭正忙于推出新藥,重組以專注于創新產品,著眼于新技術。盡管有來自新冠疫情的挑戰,行業分析師們還是看到了許多巨頭的增長潛力。根據EvaluatePharma的一致預測
編譯/newborn
投稿郵箱:yiyao@yidu.sinanet.com
◆ ◆ ◆
制藥行業進入新的十年,全球制藥巨頭正忙于推出新藥,重組以專注于創新產品,著眼于新技術。盡管有來自新冠疫情的挑戰,行業分析師們還是看到了許多巨頭的增長潛力。根據EvaluatePharma的一致預測,受腫瘤、多發性硬化癥和血友病新產品的推動,羅氏在2026年銷售榜上將領先其他大型制藥公司。輝瑞、強生、諾華、艾伯維、默沙東將緊隨其后,在2026年藥品銷售中都將獲得超過500億美元的收入。銷售額高并不意味著就是增長最快的。分析師們認為,阿斯利康和百時美施貴寶(BMS)的增長率將是最高的,根據預測,在2019-2026年,這兩家公司的年增長率分別為8.47%和8.23%。
以下是全球制藥巨頭近期至中期前景報告的詳細介紹:
2019年銷售額:482億美元
預計2026年銷售額:619億美元
羅氏登上榜首有些令人驚訝,因為其三大王牌生物制劑(安維汀、赫賽汀、美羅華)將從生物類似藥的競爭中流失96億瑞士法郎。不過新的藥物有望逐步跟上,且不僅僅是填補空白。羅氏也有著廣泛的腫瘤學投資組合。今年,Tecentriq聯合安維汀獲批一線治療肝癌,Tecentriq單藥獲批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Tecentriq聯合化療新輔助治療顯著改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預后。此外,Tecentriq治療多種其他類型腫瘤也處于III期臨床開發。瑞士信貸指出,僅在癌癥輔助(術后)治療方面,Tecentriq銷售額將達70億美元。此外,新的分子實體也即將出現,如AKT抑制劑ipatasertib。但羅氏并非只專注于癌癥領域。該公司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產品上市是一款神經科學藥物:一年僅輸液2次的多發性硬化癥藥物Ocrevus。截至2020年一季度,Ocrevus在美國市場已占據21%市場份額,新增和轉換患者份額超過40%。短的輸液時間,每年2次的輸液頻率,將幫助Ocrevus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在神經科學領域,羅氏還有risdiplam,該藥將成為第一個口服脊髓性肌萎縮癥(SMA)藥物。EvaluatePharma先前預測,該藥在2024年的銷售額將達8.03億美元。同時,IL-6抗體satralizumab正在等待FDA的決定。羅氏其他增長動力還包括血友病藥物Hemlibra,一季度銷售額5.21億瑞士法郎,同比增長146%。為捍衛血友病專營權,羅氏收購了基因治療公司Spark Therapeutics。
2019年銷售額:461億美元
預計2026年銷售額:561億美元
根據Evaluate預測,在2019-2026年,輝瑞年增長率為2.83%,2026年銷售額會比2019年增50多億美元。為實現這一目標,輝瑞肯定需要依賴其利潤豐厚的生物制藥品牌,該品牌一季度實現令人印象深刻的12%增長,收入突破100億美元。輝瑞的5大核心產品Vyndaqel、Eliquis、Ibrance、Prevnar、Xeljanz將為公司帶來光明的未來。這5款產品在2025年之后才會面臨專利損失,這給輝瑞很大的空間來確定戰略收購或進一步投資管線,以保持未來幾年的增長。管線中,新一代20價肺炎疫苗將是Prevnar 13的升級產品,在III期臨床已獲得成功,預計年底提交上市申請。在拆分Upjohn后,這些強勁產品和管線將使輝瑞增長率提高3%。不過拆分并不順利,今年4月歐盟監管機構稱邁蘭和Upjohn在心血管、肌肉骨骼、神經系統、泌尿道疾病等方面存在重疊。而美國方面的審查仍在繼續,并因疫情而被迫推遲。
2019年銷售額:424億美元
預計2026年銷售額:546億美元
2019-2026年復合年增長率
:3.75%
強生在制藥業務上下了很大的賭注,由于新產品的推出和品牌的擴張,未來幾年預計將快速增長,2026年銷售額將超540億美元,躋身全球前三。強生制藥業務去年實現422億美元收入,是該公司最大部門。消費者保健收入139億美元,醫療設備收入260億美元。制藥業務不僅是去年銷售額最大的業務,收入增長也最強勁,達到5.8%。制藥業務中,腫瘤學一直是強勁的動力,2019年特許經營收入增長11.9%,達107億美元。除了腫瘤,強生免疫學在2019年創造了近140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了7.9%。強生神經科學特許經營收入為63億美元,增長6.6%,而心血管、代謝和其他藥物的銷售額為52億美元,下降9.7%。強生的一些重磅產品增長勢頭強勁,但高管們認為,在后期管線中還有更多的機會。在2020年,Zytiga后續產品Erleada、抑郁癥注射劑Spravato、血癌藥物Imbruvica、銀屑病藥物Tremfya、癌癥藥物Darzalex和糖尿病藥物Invokana將實現潛在的品牌擴張。此外,該公司剛剛在歐盟獲得一項新的埃博拉疫苗的批準,且可能在年底獲得歐盟對HIV藥物rilpivirine的批準。行業分析師對其血液學資產CAR-T療法JNJ-4528和雙特異性抗體teclistamab的前景也非常看好。
2019-2026年復合年增長率
:2.36%諾華擁有廣泛的明星藥物組合,涵蓋免疫學、心臟病學、神經科學、腫瘤學等領域。該公司正在積極擴張其業務范圍,既有新的適應癥,也有全新的治療方法。在過去的幾年里,諾華已經進入了幾個新的領域:通過收購Advanced Accelerator Applications和Endocyte建立了放射性藥物業務,通過收購AveXis進入了基因治療領域,通過收購The Medicines Company進入了RNA治療領域并擴大了心臟投資組合。與此同時,該公司將其非處方藥業務出售給了合資伙伴葛蘭素史克(GSK),剝離了眼科醫療業務愛爾康,不過,該公司試圖拋棄山德士口服仿制藥業務在美國的特許經營權,但未能在預定時限內獲得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批準。目前,諾華領先的投資組合是IL-17抑制劑Cosentyx,2019年銷售額35.5億美元,同比增長25%。但該藥可能面臨來自艾伯維IL-23抑制劑Skyrizi的一些新競爭,在一項銀屑病頭對頭研究中,Skyrizi擊敗Cosentyx。諾華最近的另一個主要增長動力是心衰藥物Entresto,2019年銷售額17.3億美元,同比增長68%。在去年一項III期試驗中,Entresto在降低射血分數降低(HFpEF)心衰患者死亡率和急診住院率方面錯失統計學意義,但與FDA溝通后申請了新適應癥,這可能有助于Entresto實現50億美元年銷售額的目標。然后是SMA基因療法Zolgensma。現在,該藥在美國已達到了一個瓶頸,每季度治療約100例患者,銷售額2億美元。在今年上半年,該藥在日本和歐洲也獲得了批準,諾華正期待這些批準幫助實現銷售增長。公司也正在開發椎管內注射Zolgensma,這可能搶走渤健Spinraza的市場份額。腫瘤學是諾華的一個重點領域,Kisqali已經獲得加速,顯示可幫助HR+/HER2-轉移性乳腺癌生存的更久,不論更年期狀態如何。現在,該藥將與輝瑞市場領先的Ibrance和禮來Verzenio競爭。諾華也正在測試Kisqali作為HR+/HER2-早期乳腺癌的輔助治療,預計2022年公布。另外,MET抑制劑Tabrecta剛剛獲得FDA批準治療MET突變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將與默克Tepmetko展開競爭。管線方面,諾華擁有降膽固醇療法inclisiran。盡管市面上的PCSK9抗體藥物表現平平,但諾華希望依托心臟病領域的商業經驗和inclisiran新穎的RNAi機制、較低的給藥頻率,將這款藥物打造出一款重磅產品。另外,利用白血病藥物Arzerra重新開發調整用途治療多發性硬化癥的藥物ofatumumab,有潛力成為羅氏Ocrevus的同類別挑戰者。諾華也指望著中國市場來推動其增長。在2024年之前的5年里,諾華計劃在中國獲得50多款新藥批準,并希望中國業務從目前的年銷售額22億美元翻一番。針對未來,諾華的目標是在中國和美歐國家實現同步提交申請。
2019-2026年復合年增長率
:1.84%在這份榜單中,艾伯維較去年的變化最大,這要歸功于收購了艾爾建。但Evaluate預計,即便是在大規模收購之后,艾伯維考慮進一步行動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在2019-2026年,艾伯維的年增長率為1.84%,因此可能有必要進行更多的交易。畢竟對Humira的生物類似藥競爭將非常激烈,經過多年來捍衛專營權的努力,Humira將從2023年初開始在美國面臨眾多生物類似藥的競爭。在歐洲,Humira已經在與生物仿制藥競爭,銷售正在下滑。艾伯維正在銷售Humira后續產品Skyrizi和Rinvoq,分別治療斑塊性銀屑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預計今后會有更多適應癥。公司首席執行官Rick Gonzalez今年早些時候在摩根大通醫療會議上表示,這些藥物日后可能帶來超過Humira近200億美元的銷售峰值。盡管2023年Humira失去獨家經營權將會帶來傷害,但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認為,艾伯維在仍會實現增長,原因是其管線目前被低估,未來幾年的可見性和信心將會提高。另外,該公司剛與Genmab簽訂了雙特異性抗體協議,并打算開展更多交易。
2019-2026年復合年增長率
:3.48%默沙東重磅免疫腫瘤學產品Keytruda正在繼續推動公司的收入軌跡,但首席執行官Ken Frazier同時在進行幕后工作,以確保公司除了這款快速增長的抗癌藥之外還有其他機會。據預測,默沙東在2026年的銷售額將從去年的468億美元增長到520億美元,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Keytruda。Evaluate預測,Keytruda在2026年的銷售額為243億美元,將取代Humira,成為2026年最暢銷的藥物。這些數字之所以有可能,是因為自2014年FDA首次批準Keytruda治療黑色素瘤以來,默沙東一直在擴大Keytruda的市場。目前治療適應癥已經覆蓋17種癌癥類型,包括2個不限癌種適應癥,即不是基于癌癥在體內的位置,而是基于腫瘤有哪些生物標志物。不過,Ken Frazier及高管團隊清楚地意識到,他們正面臨著使產品線和管線多樣化的壓力。在去年第四季度財報公布期間,Ken Frazier表示,公司將剝離女性健康和生物仿制藥部門,以更專注于建立處方藥管線。
2019-2026年復合年增長率
:3.03%去年9月執掌賽諾菲,首席執行官Paul Hudson于去年12月公布了他對賽諾菲的愿景。這是一次雄心勃勃的戰略轉變:該公司將在其認為能夠成功的領域加倍努力,并縮小或退出其他領域。該公司計劃縮減糖尿病和心血管領域的研發,將資源投入癌癥、罕見疾病、疫苗和其他增長前景。這里的其他增長前景很大一部分是指Dupixent,該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年在新市場和新用途上推出Dupixent,目標是達到100億歐元的銷售高峰。賽諾菲也在擴大腫瘤學,今年已獲得了多發性骨髓瘤藥物Sarclisa的批準,這是該公司十年來首個獲得FDA批準的擁有完全所有權的腫瘤藥物。賽諾菲還在疫苗領域投入巨資。今年6月,該公司承諾5.54億美元用于在法國東部的一個新制造工廠。這項改革也意味著賽諾菲將在其歷史悠久的領域,即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領域裁員。該公司還表示,將為PCSK9降膽固醇藥物Praluent和免疫學藥物Kevzara部署“正確規模”的營銷團隊。Paul Hudson已將重點放在首創或同類最佳的藥物上。在最近的一個研發日,其高管們談到了fitusiran和BIVV01在血友病方面的前景,以及罕見病藥物venglustat、乳腺癌藥物SERD 859、與阿斯利康合作開發的呼吸道合包病毒藥物nirsevimab的前景。該公司預計這些藥物將在2021-2023年間提交上市申請。
2019-2026年復合年增長率:3.6%憑借帶狀皰疹疫苗Shingrix,GSK在2019年銷售額大漲,并在其他呼吸道藥物的增長方面經受住了Advair專營權的喪失。盡管藥品銷售持平,但在去年8月吸收了輝瑞的業務,豐富了其消費保健業務。Evalute Pharma預測,到2026年,GSK銷售額將達475億美元。到目前為止,作為GSK最大的后起之秀,Shingrix自2017年首次獲得批準以來,連續超出預期,上市第一年就實現了重磅銷售,讓競爭產品Zostavax黯然失色。今年早些時候,GSK宣布計劃提高疫苗的生產能力,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預計2024年建成一個新的生產基地,以補充比利時現有的生物反應器,其目標是生產出額外Shingrix劑量。在2020年初,GSK開始實施一項為期兩年的計劃,將其消費保健業務分拆為獨立實體,拆分后的新GSK將專注于創新藥和疫苗。此次分拆的一次性成本估計在6-7億英鎊,但GSK認為此次業務重組到2022年預計每年可節約7億英鎊。與此同時,在GSK三重聯合慢阻肺藥物Trelegy和嚴重哮喘藥物Nucala的推動下,呼吸系統業務的銷售額在2020年第一季度增長了38%。今年4月,Nucala治療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CRSwNP)關鍵III期臨床獲得成功,將對Dupixent發起直接競爭。GSK的ViiV部門正努力追趕HIV領導者吉利德科學。在去年12月FDA拒絕批準每月一次長效注射劑Cabenuva后,今年3月Cabenuva每2個月一次給藥方案獲得了成功。此外,該公司對cabotegravir注射劑在HIV暴露后預防(PrEP)方面的前景寄予厚望,數據顯示,經過1.4年的中位隨訪,與吉利德每日口服藥物Truvada相比,cabotegravir將高危人群感染HIV的風險降低66%。GSK今年在腫瘤領域也取得了勝利。PARP抑制劑Zejula在卵巢癌方面獲FDA批準一線維持治療。抗體藥物偶聯物belantamab mafodotin在多發性骨髓瘤臨床試驗中接連成功,于去年12月提交上市申請,目前正在等待審查意見。同時,GSK也正忙于剝離皮膚業務,為消費者健康業務分拆籌錢。參考來源:The top 15 pharma companies by 2026 sales
集采手腕在醫改中有何魅力?
文/碼萬祺 投稿郵箱:yiyao@yidu.sinanet.com ◆??◆??◆ 生命豈能如雪,悄悄地來,悠然地消融。生命,應是冰雪覆蓋下的江流,奔騰出一段壯麗的行程……這是一段感慨。 集采對于行業來說,如同天氣劇變,大雪注定有痕。在雪下得正旺的時候,我們探討集采之于...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I5NzI4MA==&mid=2247507860&idx=3&sn=15e61b8191fbc65b01690b0d25d222a2&chksm=9bf463bbac83eaad8d82426c96c7be82174b569b348a59aaab17dc49fa3a2ea4e0f4a2bf21ed#rd
本文來源:新浪醫藥 作者:newborn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