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 ▍作者/遙望 據賽柏藍獨家確認,7月1日,阿斯利康將正式對消化和呼吸霧化業務進行合并,成立消化及呼吸霧化業務部 1 AZ將正式合并消化、呼吸業務 阿斯利康對賽柏藍表示,面對國內醫藥行業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其正積極調整業務策略,搭建與之相
▍來源/賽柏藍
▍作者/遙望
據賽柏藍獨家確認,7月1日,阿斯利康將正式對消化和呼吸霧化業務進行合并,成立消化及呼吸霧化業務部
1
AZ將正式合并消化、呼吸業務
阿斯利康對賽柏藍表示,面對國內醫藥行業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其正積極調整業務策略,搭建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架構,以求更高效地運營業務,抵御風險,保證其長期穩定發展。
阿斯利康將于7月1日起對現有消化和呼吸霧化業務進行合并,成立消化及呼吸霧化業務部(GNR)。原隸屬呼吸、炎癥及自體免疫業務部的吸入團隊,將成為呼吸及自體免疫業務部(R&I)。原隸屬消化及全產品拓展業務部的及縣團隊,將成為及縣業務部。
阿斯利康表示,此次架構調整主要是為了發揮霧化、消化兩個成熟業務的協同效能,提高成熟產品的組合價值,最大化提升生產力。
一段時間以來,消化和呼吸業務一直是阿斯利康重要的支柱性管線,在這兩個領域,阿斯利康均有拳頭產品——其中呼吸領域的布地奈德吸入劑年銷售額接近60億;至于消化領域,埃索美拉唑(艾司奧美拉唑)注射劑也是年銷售額超過30億的品種。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個產品均已經納入第五批國采——6月2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正式發布第五輪集采官方文件,確認新一輪國采將于6月23日開標。
本輪集采,共58個品種137個品規被納入。根據米內網數據,58個通用名藥品2020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合計超過800億元。
作為輻射市場規模最大,納入注射制劑最多的一輪集采,第五批國采廣受業內關注。
2
第五輪集采納入品種最多的跨國藥企
不得不提的是,阿斯利康是本輪入圍品種最多的外資企業,共涉及7個產品,分別是——埃索美拉唑(艾司奧美拉唑)注射劑、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控釋劑型、沙格列汀口服常釋劑型、注射比卡魯胺口服常釋劑型、布地奈德吸入劑、美托洛爾口服常釋劑型、羅哌卡因注射劑。
作為原研藥企,在布地奈德吸入劑上,阿斯利康占據了92.2%的市場份額,截至目前,預計將受到來自正大天晴、健康元、長風藥業和四川普銳特4家國內藥企的價格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布地奈德吸入劑既是第五輪國采中為數不多的吸入制劑,也是在本輪集采中年銷售額領跑的產品。
至于埃索美拉唑(艾司奧美拉唑)注射劑,目前競爭企業的數量達13家,僅次于年銷售35億,基本由拜耳獨占市場的利伐沙班口服常釋劑型(共24家藥企滿足集采條件),成為本輪集采競爭格局第二激烈的產品。
將參與競爭的藥企有:正大天晴、奧賽康、朗天藥業、海思科、萊美藥業、塞隆藥業、正大豐海、裕欣藥業、福安藥業,以及新近過評的蘇州特瑞藥業、揚子江藥業和海南中玉藥業。在埃索美拉唑(艾司奧美拉唑)注射劑上,阿斯利康也占據了基本一半的市場份額。
根據第五輪集采的文件規定,第五輪集采最多允許10家藥企入圍,全國實際中選數4家及以上的,可以共享首年約定采購量80%的市場份額,本輪采購周期原則上為 3 年。此外,第五輪集采的文件還相應延長了注射制劑的采購周期。
從上述規則來看,過一致性評價的藥企越多,聚焦到相應集采品種上,原研藥企被迫分享市場份額的概率也越大。
除上述兩個產品外,阿斯利康占據沙格列汀、羅哌卡因、比卡魯胺等3個品種的市場份額均超過50%。
3
跨國藥企進入產品架構調整高頻期
據統計,截至目前的四輪集采, 阿斯利康僅一個產品吉非替尼中標,在不久之前才在全國范圍內落地的第四輪集采中,阿斯利康涉及3個原研產品,但是仍以0中標的姿態退場。
和阿斯利康采取類似競標態度的跨國藥企并不在少數,輝瑞也是如此。外企在本輪集采的參與度如何,會否因為注射劑集采品種數量的增多,出于保醫院市場的考慮而提高競標積極性,仍待關注。
在2020年的跨國藥企年報中,帶量采購是不斷被提到的高頻詞匯,阿斯利康2020年在中國區收入53.75億美元,同比增長10%,與2019年35%的增幅相比有所下滑,主要是受新冠疫情、醫保談判和帶量采購等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數據在一眾跨國藥企中仍然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表現。
為了應對常態化集采的持續沖擊,跨國藥企也在密集進行著相應的架構調整,剝離低利潤產品,聚焦資源到核心的利潤中心。
4
更多聚焦腫瘤+自身免疫領域
從業務領域和收購動作來看,腫瘤和自身免疫領域是阿斯利康未來會持續深耕的兩大板塊。
2020年財報數據顯示,阿斯利康的腫瘤業務在持續擴張,占全球收入的比重達43%,總值114.55億美元。
其中明星產品奧希替尼、奧拉帕利、度伐利尤單抗、達格列凈為阿斯利康的業績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合計帶來收入101億美元——上述產品主要來自于腫瘤和代謝疾病領域。
阿斯利康全球腫瘤研發高級副總裁、全球研發中國中心總裁何靜博士在一次接受賽柏藍的專訪中也表示,就阿斯利康總體在疾病領域的研發布局來說,腫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柱;除了腫瘤,阿斯利康的支柱領域,還包括心血管、糖尿病、呼吸、消化、腎病等。
另外,阿斯利康之前對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涉及是比較少的,現在也逐漸越來越關注到自身免疫系統疾病。
2020年12月20日,阿斯利康宣布拿出390億美元收購亞力兄,該交易預計將在2021的第三季度完成。有分析指出,通過此次交易阿斯利康將直接占據補體藥物賽道的龍頭地位,免疫疾病業務的收入會大幅提升,整體管線產品組合更加具有長期競爭力。
5
挑戰之下的多重應對選擇
近年來,隨著藥物研發效率、全球藥物價格下行等因素的影響,跨國藥企均在積極處置過期資產,專注核心創新業務領域。至于國內醫藥市場,短期內對跨國藥企影響明顯的無疑是帶量采購政策。
在這一政策的影響下,跨國藥企有的將原研藥轉戰零售、電商市場,有的合并過專利期產品,有的另外成立聚焦成熟產品的公司,也有的直接出售產品全部或部分推廣權益。
眾信投資合伙人對賽柏藍指出,在帶量采購的影響之下,藥企具體采取什么樣的應對舉措,主要取決于公司對仿制藥領域的戰略(是選擇兩條腿走路,還是部分撇脂,亦或完全放棄)。
上述人士進一步指出,有實力的藥企往創新藥進一步聚焦和轉型,甚至涉足OTC和大健康領域都是可能的選擇,缺少實力的藥企面臨關門或被并購,整體藥廠數量銳減都是可能出現的后續效應。
不過其同時提到,創新藥也不是高枕無憂的,也遭遇著市場準入和定價方面的困境,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漸蔓延到研發階段,藥物創新面臨壓力都是不可避免的問題。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