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體系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5月13日10時,北京知春路,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正式掛牌。 地理位置上,這里正好處在中國疾控中心南緯路辦公區和昌平新址的中間,頗有“一局管兩處”的意味。事實上,新成立的國家疾控局正是要整合中國疾控中心的職能,建成更強大的
5月13日10時,北京知春路,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正式掛牌。
地理位置上,這里正好處在中國疾控中心南緯路辦公區和昌平新址的中間,頗有“一局管兩處”的意味。事實上,新成立的國家疾控局正是要整合中國疾控中心的職能,建成更強大的疾控部門。
疾控中心是事業單位,而國家疾控局是副部級單位,由國家衛健委直接管理——在知春路的國家衛健委辦公樓外,國家疾控局和國家衛健委兩塊牌子分別掛在大門兩側。

圖片源自中新網
新成立的國家疾控局設置了“一正三副”的班子。國家衛健委副主任王賀勝兼任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常繼樂、沈洪兵、孫陽為國家疾控局副局長。
目前,中國疾控中心的歸屬尚未明確。高福作為現任中國疾控中心的主任,行政級別為廳局級。從職級就能看出,今后疾控體系的主要工作都將在國家疾控局的指導下進行。
按照職能劃分,國家疾控局將承擔制訂傳染病防控及公共衛生監督的政策,指導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規劃指導疫情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指導疾控科研體系建設,公共衛生監督管理、傳染病防治監督等五大職能。
01 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的成立,意味著疾控機構職能從單純預防控制疾病,向全面維護和促進全人群健康轉變。
鐘南山院士非常支持并看好國家疾控局的成立。他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了我國公共衛生系統的一些不足:突發性事件逐級匯報機制繁瑣,容易耽誤時機。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的成立意味著防控戰略前移,有利于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從而補齊公衛系統的短板。
鐘南山院士希望,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未來能夠做到兩件事,一是能夠將被判斷為“突發性事件”的緊急狀況直接上報給國家,節省因層層匯報而產生的時間成本;二是對一些行政部門進行監督,盡可能避免誤判發生。
“一正三副”的班子值得這樣的期待。
局長王賀勝經驗豐富。此前,王賀勝于2018年3月擔任國家衛健委副主任,負責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醫政醫管、宣傳等方面工作。2020年2月,王賀勝火線趕赴湖北,參與一線疫情防控,出任湖北省委常委、省疫情防控指揮部副指揮長,后兼任湖北省衛健委黨組書記職務。
三位副局長此前在疾控領域各有建樹。公開資料顯示,常繼樂是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也是去年疫情時中央赴湖北指導組的成員。
沈洪兵是流行病學家,從事腫瘤分子流行病學研究30年,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南京醫科大學校長。
孫陽曾任中日醫院院長,此次履新前,是國家衛健委衛生應急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揮中心)主任。
“一正三副”中,既有經驗豐富的衛生行政領導,又有院士級專業人士,還有兼具疾控、醫院管理、衛生應急經驗的管理者,形成了一個較為全面合理的組合。
業內專家認為,疾病防控需要行政管理與專業指導雙重支撐。新的組織架構為落實中央提出的醫防協同奠定了堅實基礎,也將為改革聯動探索新的模式和經驗。
02 踐行健康中國戰略,倒逼醫療機構治未病
新成立的國家疾控局、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中國疾控中心,三者之間到底將形成什么樣的關系?
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屬于司局級機構,成立于2006年前后。當時的衛生部疾病控制司更名為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調劑80名事業編制人員,實行公務員管理;職能包括擬訂重大疾病防治規劃、國家免疫規劃、嚴重危害人民健康公共衛生問題的干預措施并組織實施,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承擔傳染病疫情信息發布工作。
可以看到,不論人事或職能,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都與新成立的國家疾控局高度重合,后者的行政級別更高,為副部級。未來,兩者整合應該是意料之中的事,或形成業務指導乃至垂直管理關系。不過,目前國家衛健委官方網站上,疾控局依然是委機關之一。
中國疾控中心則是國家衛健委的直屬單位。從職能角度,國家疾控局主要負責政策與管理,疾控中心則主要扮演專家角色,負責技術和業務。
一個是行政權力,一個是專業力量,都很重要,既需要保持各自權威性,又必須緊密聯系。這其中,負責代管國家疾控局的國家衛健委將扮演重要角色。
新冠疫情將我國的公衛短板暴露出來,此后,對于疾控體系改革呼聲不斷。毫無疑問,一個新的副部級機構的成立,充分反映了中國對公共衛生的重視,中國的公共衛生也就此在體制方面迎來重大改革。
這一變革,為健康中國戰略落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高層領導在《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一文中提到,在特大疫情面前,疾控體系“暴露出能力不強、機制不活、動力不足、防治結合不緊密等問題”;要求“優化完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能設置、加強國家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能力建設”。
此后,疾控改革方案一直在討論和推進中。如今,隨著國家部委層面的改革啟動,地方改革也將迅速跟進,預計今年年底前就能進行。省市級大概率也會成立疾控局,省市衛健委和各個處室中與疾控相關的職能,可能也會歸并于各省級疾控局。
業內專家分析,國家疾控局職能將更加強大、更加獨立、更加系統集成,能整合內部分散在其他處室的相應資源。應對重大疫情與突發公衛事件時,可以更迅速高效地反應,減少內部協調的消耗,促進醫防協同。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虎峰此前對媒體介紹:“我國的疾控體系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醫改的重要內容。”
沿著這一思路,未來,各級醫療機構中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也會相應加強,隨著政策大方向的引導,醫療體系將越來越重視“防”的工作,這也對現下公立醫院的能力提出了進一步的更高要求。
· END ·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張鈴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