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 ▍作者/遙望 涉及虛開增值稅發票金額約1.3億人民幣,一藥企財務負責人被帶走 官方通報,藥企涉過億虛開發票案 近日,據官方賬號“平安陸河”消息,經偵大隊重點打擊經濟犯罪,主偵破一起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名,涉及虛開增
▍來源/賽柏藍
▍作者/遙望
涉及虛開增值稅發票金額約1.3億人民幣,一藥企財務負責人被帶走
官方通報,藥企涉過億虛開發票案
近日,據官方賬號“平安陸河”消息,經偵大隊重點打擊經濟犯罪,主偵破一起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名,涉及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金額約1.3 億人民幣。
陸河公安經偵大隊受市局指派,對“陸河某藥業有限公司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進行立案查處。
受案后,該大隊立即行動,組織警力開展偵查工作。民警將其中一名涉案犯罪嫌疑人張某宣抓獲歸案。
經查,犯罪嫌疑人張某宣在一年期間,被洪某從(因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于2021年3月5日被揭陽市公安局榕城分局刑事拘留)雇用為陸河某藥業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
其在明知該公司沒有實際貨物經營及貨物購銷數據不一致的情況下,仍然給該公司代理記賬、辦理稅務及開具增值稅發票等業務,累計涉及虛開增值稅發票金額約1.3億人民幣,造成國家重大稅款損失。
一位財稅專家向賽柏藍分析指出,大部分虛開案件基本定性理由都和這個差不多,還有一個比較頻繁被報道的是“資金回流”涉虛開被處罰或移交公安。
醫藥企業財稅問題引發新一輪關注
隨著,財政部正式通報了77家醫藥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的結果,醫藥企業的財稅問題又引發了新一輪的關注。
根據公告,部分醫藥企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使用虛假發票、票據套取資金體外使用;二是虛構業務事項或利用醫藥推廣公司套取資金;三是賬簿設置不規范等其他會計核算問題。
另有財稅方面的專業人士向賽柏藍指出,從財政部對19家醫藥企業行政處罰的結果通報來看,不少藥企都存在虛列支出的情況,其中一家被通報的藥企涉及過億金額的增值稅發票與國家稅務總局全國增值稅發票查驗平臺查詢結果不一致。
由于財政部的通報中明確提到,屬于其他部門職責范圍的問題線索,移交公安、稅務、銀保監等部門査處,并做好跟蹤協調——一位財稅方面的人士指出,財政部此輪通報的相關藥企在后面也將面臨補稅等現實問題。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稅務行政處罰“首違不罰”事項清單》的公告,對于首次發生下列清單中所列事項且危害后果輕微,在稅務機關發現前主動改正或者在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內改正的,不予行政處罰。也就是說,被處罰企業可能會面臨補稅等問題,但可能不會被處罰。
上述人士直言,究其背后的原因,在部分醫藥企業產品高度同質化、缺乏臨床價值和競爭力的背景下,醫藥工業企業對醫院終端這一藥品市場主要渠道的觸及較差,它們高度依賴經銷商等推廣人員幫助它們敲開全國多地醫院市場的大門實現進院、上量,而這些都需要相應的公關成本。
一旦切斷產品回扣,就可能馬上沒有銷量。“但,明扣相關人員涉商業賄賂罪,暗扣藥企就面臨巨大的財稅不合規壓力”。
藥企面臨財稅稽查常態化
77家醫藥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檢查是財政部和醫保局首次嘗試的財會監督聯合檢查,財政部監督評價局有關負責人對賽柏藍表示,2019年財政部聯合國家醫保局開展的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實踐效果非常好,如果今年還將進行相應的檢查,會第一時間發布通知。
此前77家醫藥企業是如何選取的對于可能開展的新一輪檢查也有一定的指示意義。
財政部監督評價局有關負責人向賽柏藍指出,對于接受檢查的醫藥企業主要是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原則抽取的,是完全隨機的,但是對于企業的規模確實在抽取的過程中有一定的分層。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3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十四五將實現對企業的監管從“以發票治稅”轉變為“以大數據精準治稅”,稅務局將實現與工商、統計、質監、勞社、外管、公安、教育、民政、發改、銀行、科技、工信、藥監等監管部門數據共享。
上述專業人士對賽柏藍指出,屆時,藥企收入、費用、銷售、庫存等不僅要與行業數據對比,還可能與同類型、同地域、往期等企業數據實現大數據自動比對。
拿財政部通報的19家醫藥企業的行政處罰結果中透露出來的問題來說,隨著發票電子化全國平臺建成(2021年),類似油費、交通費、推廣費、會議費、咨詢費等高風險業務費用發票,都將會被大數據精準預警,稅務局也將精準監管、精準執法。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