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 ▍作者/顏色 君實生物PD-1,新增重磅適應癥 特瑞普利單抗再增適應癥 今日(4月13日),上海君實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由公司自主研發的抗PD-1單抗藥物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該注射液用于含鉑化療失敗包括
▍來源/賽柏藍
▍作者/顏色
君實生物PD-1,新增重磅適應癥
特瑞普利單抗再增適應癥
今日(4月13日),上海君實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由公司自主研發的抗PD-1單抗藥物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該注射液用于含鉑化療失敗包括新輔助或輔助化療12個月內進展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療。

從技術上看,作為國內首個獲批的晚期尿路上皮癌非選擇性人群適應癥的免疫治療藥物,特瑞普利單抗用藥前無需PD-L1IHC表達檢測,可惠及更多尿路上皮癌患者。
此前,今年2月份,君實生物宣布,由其自主研發的抗PD-1單抗藥物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于既往接受過二線及以上系統治療失敗的復發/轉移性鼻咽癌患者的治療,成為全球首個獲批鼻咽癌治療的抗PD-1單抗。
這也就意味著,特瑞普利單抗將為中國鼻咽癌患者帶來創新的治療方案和更長的生存獲益。
近幾年來,君實生物不斷推進特瑞普利單抗的研發與商業化布局,涉及黏膜黑色素瘤、尿路上皮癌、肺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等十多個瘤種,PD-1的研發領域越來越廣泛。
國產PD-1研發百花齊放
中國是PD-1研發最為火熱的地區。據西南證券統計,全球154個PD-1,其中85個由中國企業研發或合作開發,占比達到55%。國內PD-1單抗獲批上市6個,申請上市3個,處于Ⅲ期臨床階段7個,預計未來 2-3年國內上市的PD-1單抗將達到15個。
目前國內PD-1研制發展處于井噴狀態,以以下6家企業為例:
恒瑞醫藥:卡瑞利珠單抗的在研適應癥包括肺、肝、淋巴等8個部位的腫瘤,是國產PD-1單抗中在研適應癥最多的。已上市適應癥均在2021年納入醫保。
信達生物:信迪利單抗的在研適應癥包括肺、肝、結直腸癌等8個部位的腫瘤,其中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布局是唯一的一家最早上市的適應癥是淋巴瘤,非鱗NSCLC已獲批上市。鱗狀NSCLC已經遞交申報,有望在2021年獲批上市。
百濟神州:替雷利珠單抗的在研適應癥包括肺、肝、鼻咽等7個部位的腫瘤。最早上市的適應癥是淋巴瘤,2020年尿路上皮癌適應癥上市,這兩個適應癥均在2020年被談判納入醫保。2021年初,替雷利珠單抗獲批鱗狀NSCLC,成為第二個獲批大適應癥的國產PD-1單抗。其非鱗狀NSCLC、肝細胞癌兩個大適應癥已經遞交申報,有望在2021年獲批上市。
復宏漢霖:公司的PD-1單抗HLX10在研適應癥包括:宮頸癌2期(聯合白蛋白紫杉醇),肝癌2期(聯合抗VEGFR單抗HLX04),頭頸鱗癌2期(聯合抗EGFR單抗 HLX07),非鱗NSCLC3期(聯合抗VEGFR單抗HLX04),胃癌3期(輔助/新輔助,單藥),慢性乙肝2期(單藥),鱗狀NSCLC3期(聯合化療,土耳其),鱗狀 NSCLC3期(聯合化療),小細胞肺癌3期(聯合化療,土耳其)。
神州細胞:公司的PD-1單抗SCT-I10A在研適應癥包括:鱗狀NSCLC3期(聯合化療),胃腺癌 3期(單藥),頭頸鱗癌 3期(聯合化療),食管鱗癌和結直腸癌1期 (聯合化療)。
嘉和生物:PD-1單抗杰諾單抗預計2021年將上市第一個適應癥外周T細胞淋巴瘤,杰諾單抗在研適應癥包括:原發縱隔大B細胞淋巴瘤2期(單藥),宮頸癌 2期(單藥),腺泡狀軟組織肉瘤2期(單藥),干細胞癌2期(聯合侖伐替尼),EGFR陽性NSCLC1期(聯用呋喹替尼),轉移性結直腸癌1期(聯用呋喹替尼)。
由此可見,國內的PD-1單抗呈現扎堆研發的狀態,多適應癥助力PD-1/PD-L1單抗藥物成為超級重磅品種。也就意味著,企業只有不斷加強PD-1的研制,才能更加適應市場需求。
超適應癥競爭愈發愈烈
擁有極高成長潛力的生物制藥,一直受到藥品研發者的高度關注。雖然各個企業積極發展單抗藥品的多適應性,但單就適應癥群體來判斷單抗藥物的市場空間,并不完全合理。
眾所周知,抗腫瘤藥物在臨床實踐中普遍存在超適應癥使用的情況,通過“小適應癥”上市再向“大適應癥”延伸,市場容量可以呈現指數級增長。此外,醫保藥品必須嚴格按照適應癥范圍使用,適應癥藥品價格需要接受醫保定價管理,而對于超適應癥的擴大適應癥用藥,藥品價格則是按照產品原價或援助價格進行銷售。由此可見,在這部分增量市場競爭才是各家企業聚力的焦點。
新修訂的《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目錄》中,對于超說明書用藥管理流程做了如下規定:擬超說明書用藥的科室經科室討論后,向醫院藥學部門提交超說明書用藥申請表,并附超說明書用藥方案、風險應急預案以及超說明書用藥依據,藥學部門對超說明書用藥申請進行初審;藥事會和倫理會審批;經藥事會和倫理會審批通過的超說明書用藥品種,統一在醫務部門備案,目錄保留在醫務部門和藥學部門,獲得審核論證通過后即可進行臨床使用。
在這種情況下,院內市場渠道的競爭態勢就可能發生巨大變化。以尿路上皮癌的適應癥為例,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已經進入醫保,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后續相同適應癥獲批由于短期內無法直接納入醫保支付,在一段時間的渠道競爭中君實生物勢必面對更大壓力。
另一種情況而言,若以非小細胞肺癌的適應癥為例,默沙東的帕博利珠單抗擁有該領域的適應癥但并沒有納入醫保報銷,同時百濟神州和君實生物也沒有這個適應癥。那么,院內院外市場渠道端的競爭拼殺,將考驗企業在科室、醫生、患者群體的綜合推廣能力。
由此可見,對于企業而言,如果只有適應癥卻沒有醫保或者進院優勢,發展依然困難。只有綜合發展,才能在生物藥競爭中取得優勢。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