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大衛(wèi)? ?編?| 夏雨荷 不光君實需要阿斯利康,阿斯利康也需要君實 3月1日,新版國家醫(yī)保目錄正式公布,恒瑞、百濟神州、信達、君實四家國產PD-1的價格也隨之曝光。各家剛拉開架勢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阿斯利康突然橫插一杠。 2月28日,阿斯利康和君實生物
不光君實需要阿斯利康,阿斯利康也需要君實
3月1日,新版國家醫(yī)保目錄正式公布,恒瑞、百濟神州、信達、君實四家國產PD-1的價格也隨之曝光。各家剛拉開架勢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阿斯利康突然橫插一杠。
2月28日,阿斯利康和君實生物對外宣布:就君實生物的PD-1單抗藥物“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開展合作。這一消息當即引發(fā)行業(yè)震動。有業(yè)界聲音解讀為外資企業(yè)“屈尊”代理國內企業(yè)品種;更多的疑問則集中于:阿斯利康本身也有PD-1,合作從何談起?
根據雙方官宣,阿斯利康將獲得君實PD-1在中國大陸地區(qū)“非核心市場”的推廣權,以及該藥品即將獲批的尿路上皮癌適應癥“全國獨家推廣權”。
也就是說,君實生物放棄了自家PD-1所有非核心市場的推廣銷售權,在尿路上皮癌適應癥上連核心市場的推廣權益也不要了。
2018年12月,君實的PD-1“特瑞普利單抗”附條件批準上市,適應癥為黑色素瘤,是首個獲批上市的國產PD-1。今年2月,君實PD-1又在中國獲批了鼻咽癌的適應癥。到目前為止,“特瑞普利單抗”依然是君實的唯一一款上市產品。
阿斯利康的PD-1產品“英飛凡”于2019年12月在中國上市,獲批適應癥為非小細胞肺癌。
對此次合作,阿斯利康向健識局表示:阿斯利康看好君實PD-1的臨床療效以及未來市場前景,對自己在腫瘤領域的競爭力和本土化的商業(yè)能力也有自信。
從同一個戰(zhàn)場,攜手跳進同一條戰(zhàn)壕,此后兄弟雙方真的會勠力同心嗎?互相取暖的方式能否補齊各自的短板?

君實銷售團隊700人
阿斯利康縣域團隊4500人
這項合作的關鍵在于:究竟哪些是核心市場,哪些是非核心?
3月1日,君實生物發(fā)布公告強調,阿斯利康獲得的是君實PD-1所有獲批適應癥“在非核心城市區(qū)域”的獨家推廣權,協議有效期為5年,如在期限內“完成目標”,協議可再延長5年。
這份公告最大的歧義在于“非核心城市區(qū)域”。到底是“核心城市”之外的城市,還是“核心城市”之外的全部城鄉(xiāng)區(qū)域?
阿斯利康官網表述是:合作限于“非核心市場”。那么,非核心與核心市場如何區(qū)分?阿斯利康對健識局表示:“目前暫不對外披露。”
按常規(guī)理解,大城市之外的市場都算是“非核心市場”,阿斯利康從2015年以來在縣域市場發(fā)力,可能成為君實看好合作的原因。
君實在公告中稱,君實將憑借阿斯利康在中國深耕多年所積累的廣覆蓋的渠道網絡,尤其是在縣域市場的推廣能力,幫助君實PD-1在中國的推廣。
即使受疫情影響,阿斯利康仍憑借縣域市場取得了強勁的增長。在疫情高發(fā)的2020年上半年,阿斯利康中國市場營收為同比增長14%,占總收入的五分之一,抵消了大城市業(yè)績的消減。
健識局獲悉,阿斯利康“中國縣域市場”的概念不僅包含縣級醫(yī)院,還包括社區(qū)醫(yī)院和零售藥房等基層市場。2020年4月,阿斯利康專門成立了“縣級腫瘤團隊”,推廣包括PD-1“英飛凡”和已經進入集采的吉非替尼等產品。
在去年9月召開的中國縣域健康大會上,阿斯利康曾透露:公司縣域團隊已經覆蓋28個省、1850個縣,團隊人數已經突破4500人。
與此同時,君實生物正面臨業(yè)績壓力。就在公布與阿斯利康合作的前一天,君實生物發(fā)布了業(yè)績預告,公司2020年實現收入15.95億元,比去年翻倍;但虧損16億元以上,也是去年的一倍以上。
君實方面表示,虧損原因是研發(fā)和市場推廣投入加大。在市場推廣上,君實缺乏經驗,團隊都要重新組建。2020年,君實生物管理層曾在股東交流會上透露,截至10月底,公司銷售人員近700人。這樣一支銷售隊伍只賣PD-1這一個產品,顯然十分不合算。
另一方面,如果要面向廣袤的基層市場,700人是遠遠不夠的。如果自建銷售,君實的邊際效用將很快遞減。
那邊是4500人的縣域團隊,這邊是捉襟見肘的營銷推廣費用,君實相中阿斯利康也就不奇怪了。

阿斯利康PD-1研發(fā)受挫
君實能否補充?
阿斯利康團隊雖好,但是要讓外企分出精力來賣君實的PD-1,顯然不只為了分成。要知道,阿斯利康自己的PD-1“英飛凡”也才剛剛開始在中國鋪市場。
“英飛凡”是阿斯利康的新增長點之一,2020年“英飛凡”全球銷售額達到20億美元,占阿斯利康總收入的近一成。
一般而言,對于明星單品,企業(yè)很難容下對手在臥榻之側安睡。
對此,阿斯利康對健識局表示,目前兩者的適應癥沒有重疊,雙方會按照各自的研發(fā)計劃開展相應工作。
健識局獲悉,君實的PD-1特瑞普利單抗目前正同時進行12項臨床試驗,包括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三陰性乳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等。而在“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上,阿斯利康的“英飛凡”在中國共有16項研究正在進行,主要包括肺癌、肝癌、膽道癌癥、食管癌、尿路上皮癌等。
PD-1號稱“萬能抗癌藥”,各家企業(yè)的研究目標自然也是趨同的。隨著臨床試驗的開展,君實和阿斯利康兩家PD-1的適應癥必然會產生重疊。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兩家公司的研發(fā)進程都很順利。
今年2月,阿斯利康在美國主動撤銷了“英飛凡”的膀胱癌適應癥,因為臨床試驗總體生存率數據未達到預期。這令“英飛凡”多少有些尷尬:在適應癥方面,“英飛凡”比起K藥、O藥來說還是少太多。
“英非凡”目前在中國只獲批了非小細胞肺癌,在美國也只獲批了非小細胞肺癌以及小細胞肺癌的聯合用藥。而K藥、O藥和羅氏的T藥都有多種適應癥。這對阿斯利康來說是一種不小的壓力。
在中國,除肺癌外,在最有把握的泌尿腫瘤領域,“英飛凡”也面臨中外藥企的夾攻——羅氏的T藥正在開展尿路上皮癌臨床III期研究,百濟神州的PD-1在去年就獲批了尿路上皮癌適應癥。作為膀胱癌中最常見的類型,尿路上皮癌占比90%以上,通常所說的膀胱癌即指尿路上皮癌。
偏偏在這關鍵時刻,“英飛凡”膀胱癌適應癥在美國失敗。盡管阿斯利康表示,這不會影響美國之外的其他市場。
在國外市場研究進展不順,會否影響到中國的審評?在業(yè)內對這種狀況,最穩(wěn)妥的做法就是:先找好預案。
不光君實需要阿斯利康,阿斯利康也需要君實。

歷史上有過多起“雪藏”案例
在國內市場直接代理“同款”商品,阿斯利康也算開了跨國藥企之先河。
對此,阿斯利康向健識局表示:“未來阿斯利康不光自研產品管線,也將源源不斷代理國內外企業(yè)的優(yōu)秀產品。我們相信,與君實生物的戰(zhàn)略合作是一個開始”。
對于選擇代理的標準和具體目標,阿斯利康沒有透露。
就此次代理銷售合作,雙方確定了銷售目標值。銷售目標是多少?未達標如何補償?一切都未披露。
中國醫(yī)藥史上,同款代理合作不在少數,但結果都不太好。
2010年11月11日,國內醫(yī)藥界曾出了一件大事:步長集團與廣西中恒梧州制藥簽訂協議,步長將代理梧州制藥包括明星產品“血栓通注射液”在內的所有品種。步長集團董事長趙步長和中恒集團董事長許淑清共同參與見證簽約。
和此次阿斯利康牽手君實一樣,步長與梧州的合約期也是五年。雙方承諾:2011年度步長必須完成梧州制藥含稅銷售收入23 億元,2012年度提高到30 億元;以后三年每年遞增。步長當場支付給中恒3億元保證金。
步長制藥是中國最大的中藥注射液生產企業(yè),其核心產品丹紅注射液、腦心通片本身與梧州制藥的血栓通系列就是競品。在掌握了中恒梧州的銷售權之后,步長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雪藏”血栓通。
中恒集團很快就發(fā)現:步長根本沒有好好賣貨,簽約后公司實際銷售額的95%以上仍由梧州制藥自己的銷售團隊完成。
中恒集團及時修正,在2011年8月宣布提前終止與步長的合作,收回代理權,集中力量建設銷售體系,力圖扭轉局面。此時,距離雙方董事長簽約僅九個月。
按協議賠償,花小代價擠占市場,這一招在市場競爭中屢見不鮮。在日化領域,中華牙膏、小護士品牌等在外資收購后被“雪藏”的案例并不少見。
2021年的阿斯利康和2011年的步長當然沒有可比性,但商場如戰(zhàn)場的道理亙古難變。
阿斯利康對健識局表示:“我們看好這種‘中西融合’,更堅定地走在跨國藥企本土化的發(fā)展道路上。跨國藥企應積極發(fā)揮國際橋梁作用,不斷將中國孵化、中國研發(fā)、中國制造的優(yōu)質創(chuàng)新藥物帶給更廣大的全球患者。”
阿斯利康會不會就此成為中國最大的跨國CSO?第一步,可以從君實PD-1的推廣會否成功來看看。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大衛(wèi)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y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