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健已在事發后“火線開除”了該員工 作者:賈亭 來源:健識局 全文 1267 字,閱讀需 4分鐘 在疫情期間曾引發輿論熱議一起“妨害傳染病防治”案件,終于有了結果。 1月21日,裁判文書網貼出一份刑事判決書,被判刑的是渤健(判決書中譯為“百健”)生物制藥公
渤健已在事發后“火線開除”了該員工
在疫情期間曾引發輿論熱議一起“妨害傳染病防治”案件,終于有了結果。
1月21日,裁判文書網貼出一份刑事判決書,被判刑的是渤健(判決書中譯為“百健”)生物制藥公司的前員工黎潔。因犯妨害傳染病防治罪,黎潔被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
在中國抗疫最艱難的時候,“渤健事件”曾引發軒然大波。
2020年3月初,身在美國的黎潔出現發熱、身體乏力等癥狀,多次到當地醫院就診未見好轉。期間,黎潔的同事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美國時間3月11日,黎潔再次就醫時,醫院給她做了核酸檢測,結果還沒出來的時候,黎潔就決定回國治療。
當時,中國國內疫情正處于攻堅階段,各地都在積極救治病人,同時嚴防嚴控力爭盡早清零。2020年3月10日,全國新增確診病例24例,與此同時,境外輸入壓力開始加劇。
就是在這個時候,3月12日,早已出現疑似癥狀、且已知有同事確診的黎潔登上了返回中國的航班。
37歲的黎潔與丈夫、孩子從美國洛杉磯出發,乘國航CA988客機抵達北京首都機場。上飛機前,黎潔曾服用大量退燒藥,在飛機上,她不僅隱瞞了自己的病情,還表示自己沒有同行者,只是有點不舒服,讓乘務員將自己安排到了飛機的后排就坐。
直到臨近飛機落地前2小時,黎潔才對空乘人員告知真實情況。
落地北京后,黎潔被北京市歸為“確診輸入病例”。幾天后,黎潔的丈夫也被確診。
判決書顯示,因為瞞報病情,63人被牽涉成為黎潔的密切接觸者,隨后遭遇了相應隔離。
事件發生后,2020年3月20日上午,美國渤健公司發表聲明,稱“黎女士在未告知公司并忽視健康專業人士建議的情況下,因個人原因返回中國,黎女士目前已不是渤健員工。”
渤健的“火線開除”并未讓公司逃過輿論的審視。人們很快發現,黎潔及其同事在波士頓感染新冠,與渤健公司2020年2月26日、27日召開年會不無關系。
當時,這家跨國藥企召集了公司中高層到波士頓參加年會,約175人從全球各地匯聚,包括當時已經爆發疫情的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高管。年會過后兩天,從2月29日起,渤健公司員工就陸續報告出現流感樣癥狀。
然而,當時美國檢測能力匱乏。這些實際已經感染新冠的渤健公司高管依然照常工作,甚至還到佛羅里達州等地出差。到了3月5日,渤健宣布:有3位參會者確診;3月8日,與渤健年會相關的新冠感染數上升到26人。
渤健的這場年會,成了波士頓的疫情源頭之一。3月10日,渤健所處的馬薩諸塞州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正是在全州進入緊急狀態后,黎潔匆忙選擇回國。
美國當地媒體《波士頓環球報》也曾報道:渤健公司發言人考艾特稱,由于該公司年會引發聚集性疫情爆發,早已告知員工在家上班。“黎女士回國的決定并沒有上報公司管理人員,屬于其私人行為。”
耐人尋味的是,黎潔一事引發輿論熱議之后,渤健公司于2020年3月19日宣布:已經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贈人民幣350萬元,“為中國抗擊新型冠狀肺炎提供支持”。
· END ·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賈亭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