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萬年薪的總經理和8元一頓的員工餐 “現管理團隊進駐以來,廣大職工對他們滿懷期待,甚至把他們當成了救世主。一年多過去了,集團出現了有史以來的最大虧損?!痹谥俨梅ㄍド希苓h向他工作了34年的哈藥集團發出控訴。 周遠是哈藥老員工,1986年7月,24歲的
四百萬年薪的總經理和8元一頓的員工餐

“現管理團隊進駐以來,廣大職工對他們滿懷期待,甚至把他們當成了救世主。一年多過去了,集團出現了有史以來的最大虧損。”在仲裁法庭上,周遠向他工作了34年的哈藥集團發出控訴。
周遠是哈藥老員工,1986年7月,24歲的周遠從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畢業就進了哈藥。然而,過去一年來,他的身份變了。
2020年8月,距離退休不到兩年時,周遠受哈藥“三項制度改革”的影響,開始進入待崗狀態。除了五險一金,他連續數月的實發工資為“0元”。
周遠不想“待崗”,他先是和老東家勞動仲裁,贏了;又被哈藥上訴到法院,這次周遠輸了;為了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賠償32萬余元,今年4月,周遠又向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訴。
這家放之全國都響當當的老牌藥企里,走出了遠不止一個“周遠”。健識局獨家獲悉:去年以來,哈藥解除勞動關系兩千多人,內退四五百人,另有百余人“待崗”。

外界關心的是:哈藥還有多少時間?
01 兩千多人解除勞動關系
周遠的情況比較特別:在哈藥工作超過30年,已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書》,距離退休時間不到五年。2020年下半年以來,和周遠類似的四名“待崗”老員工先后申請了勞動仲裁。
2019年3月,以總經理徐海瑛為代表的管理層進入哈藥,沒多久就啟動了這次大裁員。對此,徐海瑛回應健識局:哈藥所有勞動調整的政策、規則、程序全部是依法合規的。我們也尊重員工自己做出的判斷,他們也有權采取他們想采取的措施。
“至于說某個人因為涉及到他個人的一些變化,他的理解會不一樣,勞動者他有時候就是會情緒化”。
周遠說的“有史以來的最大虧損”已在年報中凸顯。4月2日晚間,哈藥公布2020年財報,全年實現營收107.9億元,同比下降8.76%,凈利潤虧損10.78億元,同比暴跌2030.94%,虧損值超過過去三年凈利潤總和。

年報中,哈藥認為,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為推進組織變革、優化人員配置、激活人員活力提供了保障,并指出這是哈藥的“人才優勢”。
在對三項制度改革的描述中,哈藥稱,向未競聘成功且不再參與企業未來經營的人員提供內部退養、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等多種方式調整勞動關系。
官方說辭背后,是上千名老員工的下崗,很多人難以接受:“靠裁員和賣地維持,這是殺雞取卵!我們在哈藥干了一輩子,非常有感情,很多夫妻都在這。”
另一位被裁員工則堅決指控,去年以來所有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人都沒有拿到年終獎,他表示很多人的賠償金要到三十多萬,但哈藥堅持壓到30萬這個數。過去年終獎有三四萬,今年變成了兩三萬,“哈藥各方面都在‘抵賴’。”他總結。
02 理想和現實的矛盾
老國企不改革,沒有出路;改革,就必須有人付出“代價”。這其實是一個無法調和的矛盾。
哈藥的勞資雙方顯然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周遠就對新管理團隊很是不滿,“他們來了兩年,在產品、生產方面,沒有任何能拿得出手的計劃。”周遠的一個證據是,去年年底,管理層開了一個年終會,會上對任何經濟數據只字不提。
周遠還透露,去年以來,哈藥大量業務骨干、關鍵崗位人員、技術精英被迫離職,“大批終生與哈藥榮辱與共的員工無奈離開”。

一位在去年離開哈藥的研發人員告訴健識局,“一直以來,哈藥的研發都比較弱,不太穩定,這個是有目共睹的。”
她同時也承認,雖然目前哈藥在研發方面還未見起色,但有看到管理層在努力:“前幾屆領導對研發這塊可能沒有太動,這屆領導至少還有一點點動作,在布局上做了一些努力。”但是目前為止,成果仍未外顯。
她所指的“研發上的努力”,當指哈藥在研發領域的多個戰略合作。年報顯示,過去一年,哈藥先后與北大、哈工大、北京質肽生物、黑龍江省食品藥品檢測所在不同的研發領域展開合作。
對此,健識局也從徐海瑛處得到了確認。徐海瑛表示,哈爾濱是人口凈流出地區,對高端人才缺乏吸引力。去年以來,哈藥將一些技術門檻較高的研發項目搬到了北京,未來,哈爾濱僅作為仿制藥的研發中心。
對于技術精英的流失,徐海瑛有自己的解釋:“我們在留住高端人才上是有壓力的,這個行業科技人才的選擇太多了。”
“管理不太妥當也好, 薪資跟不上也好,一定程度上我也理解領導們的困境。”前述研發人員表示,虧損的年份很難留住人 ,她也同樣困惑:“我是哈爾濱人,一些朋友也還留在哈藥,從心底來講,我是希望哈藥好的。但人才的困境怎么解決?我一直在想,沒有想通。”
03 哈藥還有多少時間?
和很多國內醫藥企業一樣,哈藥面臨著研發換檔、急需新生力量的階段。不同的是,哈藥歷史負擔重,每走一步都可能影響很多人。
但是,當“負重前行”的哈藥碰上外企作風的總經理團隊,矛盾就不可避免。最直接的是互相看不慣:
徐海瑛是明星經理人,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在外企工作,從惠普政府及公共事務高級副總裁位置上跳槽到惠氏,又在合并后的輝瑞任高管。到哈藥任總經理之前,徐海瑛是招商局集團健康產業投資公司總經理。
2019年,在與哈藥中層以上領導召開的一場閉門頭腦風暴上,徐海瑛說:“我們這一波人是抱著創業精神來的,因為要重建,各種重建。”
來哈藥,徐海瑛是帶著變革任務的。她告訴健識局,2019年3月入職哈藥后,她制定了三年轉型期,很多變革將在三年內發生,“到今年上半年,我們把市場化的人力資源改革做完,應該是就完成了60%。”
“好多人會著急,怎么來了兩年變化這么少呢?”徐海瑛表示,誰都希望變化快速發生,“但是任何事都有過程,我也著急。”
新管理層覺得變化太慢,老哈藥人卻只感覺天翻地覆了。周遠提到,徐海瑛進哈藥后,職工的食堂餐標大幅下調,從15元直降到8元,“他們(領導)一日三餐在集團享用高標準伙食,我們職工自助餐取消了,要加菜還只能加素菜。”
與此同時,哈藥股份公告顯示,2020年公司總經理徐海瑛稅前報酬為401.6萬元。2018-2020 年期間,哈藥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合計分別為 897 萬元、1922 萬元和 2211萬元,呈現大幅增長趨勢。
同期,哈藥凈利潤持續下滑,且主業連續兩年虧損。
“現在的哈藥,企業管理一塌糊涂,今天分拆一個部門,明天就合并這個部門,剛成立一個部門,很快又砍掉,太隨意了。”一位哈藥老員工告訴健識局,目前,哈藥以混改后不需要向國家統計局上報統計報表為由,砍掉了統計崗。
管理層和員工所站的角度不同,自然得出不一樣的結論。如今,周遠和老東家的這場官司仍未落定,老牌哈藥的大裁員也在持續進行中。
對此,徐海瑛告訴健識局:“今年第一季度,哈藥的一次性處理事項帶來的財務影響沒有了,另外去年的一些建設性工作,到今年也能看到積極的效果展現。”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周遠為化名)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文丨張鈴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