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創新步入加速期 #向癌癥說不# 國內PD-1市場又添重磅選手。 4月22日晚間,復宏漢霖宣布,其重組抗PD-1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斯魯利單抗(代號HLX10)針對高度微衛星不穩定型(MSI-H)實體瘤適應癥已獲國家藥監局上市注冊申請受理,并擬被納入優先審評
多元化創新步入加速期

#向癌癥說不#
國內PD-1市場又添重磅選手。
4月22日晚間,復宏漢霖宣布,其重組抗PD-1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斯魯利單抗(代號HLX10)針對高度微衛星不穩定型(MSI-H)實體瘤適應癥已獲國家藥監局上市注冊申請受理,并擬被納入優先審評審批。
健識局獲悉,該適應癥依據特定的MSI-H腫瘤標志物進行篩查,不以癌種進行區分,覆蓋患者群體廣泛。此番斯魯利單抗憑借II期研究提出附條件上市申請,有望成為國內首個針對高度微衛星不穩定型(MSI-H)實體瘤適應癥提交上市申請的PD-1單抗藥物。
近年來,國家藥監局對新藥審評審批明顯加快,業內預計:斯魯利單抗在明年初即可獲批上市。
這是復宏漢霖提交上市的第一款生物創新藥。此前,該公司已有利妥昔單抗(漢利康)、曲妥珠單抗(漢曲優)、阿達木單抗(漢達遠)三款生物類似藥上市。
這款PD-1的新進展,標志著復宏漢霖歷經10年征程,已逐漸向創新藥轉向。
此前上市的三款生物類似藥可提供穩定現金流支持,夯實公司在自主創新藥領域的研發布局。在最大化生物類似藥價值的同時,加速推進創新藥進程,實現多元化創新,是今后復宏漢霖最重要的工作。
PD-1市場爭奪戰,差異化戰略有望彎道超車
斯魯利單抗是復宏漢霖自主研發的生物創新藥,此次上市申報主要是基于一項在MSI-H實體瘤中開展的Ⅱ期試驗。3月28日,復宏漢霖宣布該試驗已達到主要終點,具體數據將在未來學術會議上分享。
此前,中國有8款PD-1/PD-L1產品獲批,但尚無MSI-H實體瘤適應癥獲批。全球也僅有默沙東的K藥有該適應癥,這是復宏漢霖實現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健識局獲悉,此次斯魯利單抗提交治療MSI-H實體瘤的適應癥,是復宏漢霖進軍創新藥領域的第一步。未來,該產品還將涉足肺癌、肝細胞癌、食管癌、頭頸癌和胃癌等多個領域,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NDA申請也有望于2021年下半年遞交。
在國內PD-1市場的爭奪中,如果沒有占得先機,就必須走差異化開發路線。目前國內PD-1聯合治療多與化療藥物聯用,以構筑護城河,并發揮自家PD-1的“帶動效應”——推動自家化療藥、靶向藥的銷售。
復宏漢霖這款產品同樣如此:以PD-1單抗為基石,除化療之外,更聯合管線中多款生物藥如貝伐珠單抗、EGFR靶點單抗,組成免疫聯合療法。
擁有多款單抗,加上單抗聯合用藥的療法,這是復宏漢霖在后發形勢下的“獨門利器”,也是重要的市場籌碼,用以突破現有的競爭格局。
目前,國內PD-1市場競爭激烈,降價趨勢明顯,單抗類產品聯合用藥是未來的必然趨勢。無論是PD-1/L1,還是與之有協同效應的CTLA-4、VEGF、EGFR、LAG-3等靶點,復宏漢霖均有產品覆蓋,不僅能打造豐富、多元化的創新管線,更有利于在市場競爭中保持明顯的成本優勢。
全平臺助力破局,國際化“出海”是決勝關鍵
除了高質量的研發,生產能力與商業化團隊可謂是藥企在PD-1市場中決勝關鍵的“兩只手”。現如今,隨著斯魯利單抗正式獲受理,復宏漢霖的提前布局逐漸浮現:一方面著手打造強大的商業運營能力,同時兼顧擴充生產能力。
根據復宏漢霖財報顯示,2020年,復宏漢霖實現營業收入5.876億元,較2019年增長約546%,旗下三款已上市的生物類似藥“功不可沒”,不僅上市之后迅速在國內取得市場優勢,也打開了國產單抗藥物的國際化道路。
2019年5月商業化以來,漢利康2019年的銷售分成達7900萬元。2020年漢利康出廠量為72萬支,其中下半年出廠52萬支,年銷售額約10億元。漢曲優(歐盟商品名:Zercepac)于2020年7月和8月相繼獲得歐盟委員會與NMPA批準上市,2020年在中歐共獲得銷售收入1.36億元。
截至目前,漢曲優已開通全國所有省市的醫保準入,于28個省市完成招標掛網,為惠及更多患者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復宏漢霖通過外部合作,快速實現漢曲優海外市場的商業化“著陸”,已在德國、西班牙、法國、愛爾蘭、意大利、匈牙利等近20個歐盟國家和地區成功上市銷售。
這足以證明復宏漢霖在產能提升及市場上的營銷能力。擁有生物類似藥成功商業化累積的經驗和市場拓展基礎后,復宏漢霖在登陸海外市場將獲得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
健識局獲悉,斯魯利單抗已在全球開展多項單藥以及聯合療法的臨床研究,并于中國、土耳其、波蘭、烏克蘭、俄羅斯等國家及地區累計入組近2000名受試者,可以說是海外臨床數據較多的PD-1單抗產品。
早在2019年,復宏漢霖便與印度尼西亞的KG Bio公司達成合作,授權產品在東南亞10個國家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啟動產品的國際化布局。
東南亞等新興國家市場鮮少有PD-1企業涉足,復宏漢霖希望走一條差異化路線,將這一充滿機遇的區域作為PD-1產品海外首站,進而從新興市場“逆襲”歐美市場,同時布局主流法規市場和新興國家市場。
三大基地陸續投產,擴產增效滿足全球產能需求
國際化“出海”,無疑是復宏漢霖今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張文杰看來,只要自身產品和臨床數據都能保證高質量,國產PD-1今后都有出海機會。
穩定的產能是決定銷售量的前提。健識局獲悉,復宏漢霖的徐匯基地已獲得了中國與歐盟GMP認證,2020年度商業化產能提升至20000升,并計劃今年在該基地增加一條預充針生產線。
同時,復宏漢霖也在著手建設另外兩大生產基地。松江基地(一)已完成24000升產能建設,已投入臨床樣品試生產。松江基地(二)一期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規劃產能36000升,預計今年投入試生產并開展相關驗證工作。與此同時,公司將盡快推動松江基地(二)二期項目建設投產,進一步滿足公司生物類似藥、生物創新藥產品的全球商業化生產需求。
復宏漢霖將繼續通過一系列精益管理、工藝優化舉措優化生產,不斷引入和使用國際前沿的生產技術如連續流技術,有效把控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眾多品種的陸續上市,使復宏漢霖構建起創新生態圈。張文杰表示,公司將通過推進創新管線升級、打造差異化產品布局以及加強外部合作,完成公司在創新藥領域的布局。而三大生產基地穩定的產能是復宏漢霖建立商業化運營平臺,充分挖掘廣闊市場潛能,建立多元化業務發展模式的基礎,最終將擴大公司綜合一體化優勢。
文|雷公
#腫瘤##pd1#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