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試藥言論拉動公司股價大漲后,博瑞醫藥董事長再次收到一紙警示函。
10月17日晚間,博瑞醫藥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袁建棟在電話會議上關于公司在研產品BGM0504注射液藥效的相關言論具有誤導性,江蘇證監局決定對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此前,袁建棟在電話會議中稱:自己親自試藥,體重從91公斤降到了76公斤。博瑞醫藥也因此在一批宣稱有GLP-1概念的公司中脫穎而出,股價上漲明顯。
GLP-1概念是近期資本市場上最火的醫藥概念,沒有之一。任何企業宣稱有GLP-1類相關的業務,都可能引來資本的關注。可想而知,一位董事長的私人生活爆料會吸引多少散戶的眼球。
而且,博瑞醫藥已經不是第一次這么干了。
一而再“蹭熱點”
2020年3月,新冠疫情剛剛爆發,博瑞醫藥就跳出來發公告:稱公司“于近日成功仿制開發了瑞德西韋原料藥合成工藝技術和制劑技術。公司已經批量生產出瑞德西韋原料藥,瑞德西韋制劑批量化生產正在進行中。”
后經江蘇證監局核查,博瑞醫藥所稱“批量生產”實際為藥品研發中小試、中試等批次的試驗性生產,而非已完成審批并開始正式規模化、商業化生產銷售瑞德西韋原料藥和制劑。江蘇證監局認為,博瑞醫藥信息披露不準確,違反相關規定。
因為那次蹭新冠藥物熱點,博瑞股份收到了監管部門的警示函,時任董秘被上交所通報批評。
上一次蹭熱點,還算是跟公司業務緊密相關:博瑞醫藥以原料藥開發為主,產品覆蓋抗病毒、抗真菌、免疫抑制、呼吸系統以及抗腫瘤等治療領域,制劑類產品包括是恩替卡韋、奧司他韋等。可以說,博瑞醫藥的確具備開發瑞德西韋的能力。
但這一次蹭GLP-1概念,就多少有點生硬。博瑞醫藥的產品主要都是小分子藥物,此前從未披露過多肽藥物開發能力。
GLP-1是典型的多肽藥物,目前主要通過固相合成技術,而小分子藥物主要采用液相合成,兩者本不是一個技術路線。當然,不排除博瑞醫藥近年來確實在多肽產品開發生產上有一定的積累。然而,卡在這個微妙的節點釋放消息,顯然不一般。
據丁香園Insight數據庫,截至7月11日,國內目前有722項GLP-1R項目正在申報途中,其中不乏復星醫藥、恒瑞醫藥、翰宇藥業、東陽光、信立泰、麗珠集團、信達生物等實力參賽者。GLP-1藥物隨著司美格魯肽的熱銷正成為全國藥企追逐的目標。
一些跑在前面的企業已經嘗到了甜頭。近期,翰宇藥業發布公告稱其與海外客戶簽訂了2.19億元GLP-1多肽原料藥合同。
博瑞醫藥董事長打的“BGM0504注射液”號稱是目前市面上減肥藥的升級版,但具體是什么品種、什么結構、臨床數據如何,外界一概不知,只知道董事長宣稱打完瘦了幾十斤。
博瑞醫藥可能是想從減肥藥入手,來打開業績的缺口,只是方式屬實著急了一些。
減肥藥打開缺口并不容易
博瑞8月份發布的2023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5.87億元,同比增長17.41%,凈利潤為1.09億元,同比下滑2.29%。
博瑞醫藥的恩替卡韋和奧司他韋兩個制劑品種都已進入集采,競爭對手是東陽光這樣的狠角色。博瑞醫藥核心的醫藥外包也受到客戶訂單需求而導致業績下降,抗真菌類產品便由于研發訂單階段性需求變動及客戶庫存調整,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37.23%;免疫抑制類產品同樣受客戶開發需求變化影響,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20.55%。
業績下滑,尋找新的增長點成為擺在博瑞醫藥面前的重要問題。開發GLP-1類藥物,可能也正是公司的突破方向。
但是,業績還未有明顯改善,博瑞醫藥股東的頻繁減持就成為外界關注的重點。
博瑞醫藥主要股東是董事長袁建棟、袁建棟的母親鐘偉芳、蘇州博瑞鑫穩管理咨詢合伙企業。博瑞醫藥2019年11月8日登陸A股市場,上市滿三年后,鐘偉芳及其一致行動人博瑞鑫穩就開始陸續減持,至今減持涉及金額達到5億元。
股東減持是正常現象,但是公司兩大股東的幾次減持點位都屬于博瑞醫藥股價的歷史低位。著急套現,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而且,這一次博瑞醫藥借熱點炒作在股價上取得了不錯的結果,不排除公司股東在這個時間點上進一步減持的可能。如果是那樣,博瑞這輪炒作的目的可能也就另有深意了。
撰稿 | 梁建
編輯 | 江蕓 賈亭
運營 | 廿十三
插圖|視覺中國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健識局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